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万籁此俱寂”的“此”指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万籁此俱寂”的“此”指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
B.颔联描绘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俭与太宗弈,占先,上怒,出为潭州,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曰: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云,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注释]:尉迟敬德,指尉迟恭,字敬德,唐代官员,曾助太宗即位。
【小题1】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余怒未息
【小题2】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良久索食
【小题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4】请引用原文回答
(1)敬德接受唐太宗交代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查证后则是”______________”。
(2)敬德抗君之命,太宗的态度先是“______”,后是“_______”。
【小题5】唐太宗是明君,本文能表现他优秀品质的一项是( )
唐俭与太宗弈,占先,上怒,出为潭州,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曰: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云,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注释]:尉迟敬德,指尉迟恭,字敬德,唐代官员,曾助太宗即位。
【小题1】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
余怒未息
A.尝贻余核舟一 | B.邹忌修八尺有余 | C.其级七千有余 | D.以残年余力 |
良久索食
A.谨食之,时而献焉 | B.皆出酒食 |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A.我有怒叱过失之臣的美德 | B.我有自责过失的美德 |
C.我有让怒气消失之美德 | D.我有消除怒气的美德 |
(1)敬德接受唐太宗交代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查证后则是”______________”。
(2)敬德抗君之命,太宗的态度先是“______”,后是“_______”。
【小题5】唐太宗是明君,本文能表现他优秀品质的一项是( )
A.从善如流 | B.察纳雅言 | C.是非立辨 | D.自我反省 |
3.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小题1】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君将哀而生之乎?
【小题3】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小题1】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君将哀而生之乎?
【小题3】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远甚于捕蛇之不幸。 |
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 |
C.蒋氏多次直接表明不愿恢复赋税。 |
D.蒋氏对于捕蛇无怨是假,无奈是真。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锔瓷技艺
①锔瓷,是指陶瓷器修补技术。
②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光亮圆润、坚固耐磨,因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但瓷器易碎,且无法通过粘合或捆绑复原。在生活水平底下的年代,市场有碎瓷再生的需求。同时瓷器可制成工艺品,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大器沉雄。这些作品往往出自于大师之手,不可重复,不得再生,只有修补。于是,锔瓷技术便应运而生。
③锔瓷需要金刚钻,因为瓷器的硬度非常高,其它金属钻头都无法钻孔打眼,所以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
④锔瓷讲究精工细作。比如紫砂壶的锔补,因为壶壁较薄,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工匠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则事倍功半;用力稍过,壶壁钻透,则前功尽弃。再如形似订书钉的“锔钉”,两只脚打入钉眼时角度要好,否则难看不说,天长日久就走形了。
⑤在将碎瓷修补完好的基础上,如何使这些再生之器看得上眼,就要讲点艺术了。因为单纯的修补只是匠活,而修复却不觉丑陋,再生而没有缺憾,就接近艺术了。乾隆年间兴起的“锔活秀”,要求锔匠们在修补瓷器时,重视对器具的装饰,能将镶嵌、锻打等工艺融入锔补拼接中。于是对瓷器进行镶边、雕花、包口、刻字等修饰工艺便产生了。
⑥“锔合以道”是这项技艺的顶峰,碎瓷的每一条裂纹,每一道缝隙都有它的走势和趋向,工匠的匠心在于通过艺术构思,运用精湛的手艺,在残缺的器物上完成二次创作,此时的作品雅性自然:破碎的纹路或直或斜,亦曲亦直,状如枝蔓,形似闪电,自然而生,看似有为却若无为,从而达到“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化境。
⑦锔瓷技艺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锔匠做活的一幕,可见他至少跨越了千年历程。锔瓷是一门成人之美的手艺,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修复一份破碎的感情,但社会在前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日渐式微,昔日串街走巷的锔瓷工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
【小题1】从第②段可概括出锔瓷之技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第⑥段画线部分乃匠心所在,其含义是
【小题4】锔瓷之技有三个境界,可概括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得上眼,讲点艺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七十二行当之说,很多行当与陶瓷技艺一样,渐渐消失,例如爆米花、捏泥人、纳鞋底、弹棉花等,请选择一种,简要说说你对技艺的了解。
锔瓷技艺
①锔瓷,是指陶瓷器修补技术。
②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光亮圆润、坚固耐磨,因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但瓷器易碎,且无法通过粘合或捆绑复原。在生活水平底下的年代,市场有碎瓷再生的需求。同时瓷器可制成工艺品,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大器沉雄。这些作品往往出自于大师之手,不可重复,不得再生,只有修补。于是,锔瓷技术便应运而生。
③锔瓷需要金刚钻,因为瓷器的硬度非常高,其它金属钻头都无法钻孔打眼,所以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
④锔瓷讲究精工细作。比如紫砂壶的锔补,因为壶壁较薄,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工匠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则事倍功半;用力稍过,壶壁钻透,则前功尽弃。再如形似订书钉的“锔钉”,两只脚打入钉眼时角度要好,否则难看不说,天长日久就走形了。
⑤在将碎瓷修补完好的基础上,如何使这些再生之器看得上眼,就要讲点艺术了。因为单纯的修补只是匠活,而修复却不觉丑陋,再生而没有缺憾,就接近艺术了。乾隆年间兴起的“锔活秀”,要求锔匠们在修补瓷器时,重视对器具的装饰,能将镶嵌、锻打等工艺融入锔补拼接中。于是对瓷器进行镶边、雕花、包口、刻字等修饰工艺便产生了。
⑥“锔合以道”是这项技艺的顶峰,碎瓷的每一条裂纹,每一道缝隙都有它的走势和趋向,工匠的匠心在于通过艺术构思,运用精湛的手艺,在残缺的器物上完成二次创作,此时的作品雅性自然:破碎的纹路或直或斜,亦曲亦直,状如枝蔓,形似闪电,自然而生,看似有为却若无为,从而达到“补而不失其真,修而愈增其美”的化境。
⑦锔瓷技艺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锔匠做活的一幕,可见他至少跨越了千年历程。锔瓷是一门成人之美的手艺,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修复一份破碎的感情,但社会在前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日渐式微,昔日串街走巷的锔瓷工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
【小题1】从第②段可概括出锔瓷之技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瓷器是一种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的器具。 |
B.除钻石外的其他金属也能用作金刚钻钻头。 |
C.举修补紫砂壶的例子说明锔瓷是一门艺术。 |
D.《清明上河园》可证锔瓷技艺起源于艺术。 |
【小题4】锔瓷之技有三个境界,可概括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得上眼,讲点艺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七十二行当之说,很多行当与陶瓷技艺一样,渐渐消失,例如爆米花、捏泥人、纳鞋底、弹棉花等,请选择一种,简要说说你对技艺的了解。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5.
班级要举行“弘扬传统文化”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对毛笔书法作品的字体和用笔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甲是楷书,笔画平直,书写时一笔一画独立完成,用笔多有提拔,字形方正端庄。
B.乙是行书,用笔连贯,笔画常有钩挑和牵丝,字形富于变化。
C.丙是隶书,蚕头燕尾,撇捺收笔时往往向上挑起,字形稍有扁宽。
D.丁是草书,往往以符号代替偏旁,笔画飞动,连绵缠绕,纵横奔放。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为上联,与下联“梅开如意春”构成一副具有浓郁狗年特色的春联(_______)
A.神犬驱阴邪 B.灵犬报兴旺
C.犬守平安日 D.义犬迎新春
(3)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请从构思和寓意角度对下面的剪纸作品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对毛笔书法作品的字体和用笔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甲是楷书,笔画平直,书写时一笔一画独立完成,用笔多有提拔,字形方正端庄。
B.乙是行书,用笔连贯,笔画常有钩挑和牵丝,字形富于变化。
C.丙是隶书,蚕头燕尾,撇捺收笔时往往向上挑起,字形稍有扁宽。
D.丁是草书,往往以符号代替偏旁,笔画飞动,连绵缠绕,纵横奔放。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为上联,与下联“梅开如意春”构成一副具有浓郁狗年特色的春联(_______)
A.神犬驱阴邪 B.灵犬报兴旺
C.犬守平安日 D.义犬迎新春
(3)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请从构思和寓意角度对下面的剪纸作品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