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选择题(共5题)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责(jié) 嫌(wù)   叱风云(chà)
B.红(fēi) 黄(yùn)  面面相(qù)
C.慰(jí)  立(zhù)  广无垠(mào)
D.夷(bǐ)  腼(diǎn) 风雪途(zài)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   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22-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B.优雅追述一鼓作气
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
3..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①王维          ②马致远           ③白居易           ④范仲淹 
⑤《望岳》      ⑥《小石潭记》     ⑦《记承天寺夜游》 ⑧《饮酒》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一般人都认为: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受的。
5.
赏析(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第一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第二联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第三联用“沉舟”“病树”“千帆”“万木”自比,表现了诗人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
D.第四联看似平淡,实是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后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面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废兴 具:通“俱”,全,皆
B.至若春和明   景:景象
C.沙鸥翔 集:鸟停息在树上
D.吾谁与 归:归依
【小题2】下列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吾谁与归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它的花蕊是金黄色的,沾满了细密的颗粒,每一粒花粉都在传递着温馨呢喃的低语。那橄榄形的花苞渐渐变得蓬松而圆融,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更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她”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
⑤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
⑥ 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⑧“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⑨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歉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
⑩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我年来对昙花的冷落和敷衍,愧恨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多次写到昙花对“我”一次次的神秘呼唤,在强化主观色彩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比较浓重的宿命论思想。
B.文章第②段连用“忽然”“钻出来”和“闪入”几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突然看到昙花花苞时的惊喜。
C.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
D.作者描述昙花的生命历程,解读其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昙花一现”这个古老词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E. 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称呼昙花,把昙花拟人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喜爱、赞美。
【小题4】根据全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艺术和生命的真谛“的理解和感悟。
8.
阅读说明文《大熊猫的祖先找到了》,完成后面小题
①中科院教授金昌柱、刘金毅,美国学者乔昂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广西首次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祖先。
②报告说,2001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广西乐业县考察著名的“天坑”时,有乡民告知他们那里有一块“奇怪”的化石。金昌柱和刘金毅惊喜地发现,这是一块完整的古代大熊猫头骨化石,尽管只有现代大熊猫头骨约一半大小,但具有大熊猫头骨的所有特征。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检测后,他们相信,从头骨的形态功能看,这种生活在200万年前的大熊猫就是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
③现代大熊猫身长可达2米。据此推测,“侏儒”大熊猫身长约1米,跟一只中等大小的狗差不多。在此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侏儒”大熊猫的个子、体重逐渐增加,最终进化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
④“侏儒”大熊猫正式名称叫“小种大熊猫”,是目前人类所知道最早的大熊猫祖先。美国学者乔昂说,此前,古生物学家也曾发现一些“小种大熊猫”的牙齿或其他部位化石,但由于过于零碎,未能推断出“小种大熊猫”的个头大小。这次发现的头骨保存完好,牙齿完整,据此可以认为“小种大熊猫”是现代大熊猫的“缩小版”,这表明现代大熊猫这一支已经进化了好几百万年,独立于熊类家族其他物种的进化进程。
⑤迄今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基本分布在中国境内,年代从约四五十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不等。这次发现的头骨化石也证实了古生物学者长期以来的推测,即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
⑥报告称,早在200万年前,大熊猫就基本是“素食主义者”了。与现存熊类家族其他动物相比,大熊猫是唯一完全素食的物种。不过,很久之前,大熊猫是食肉动物,后来才逐渐进化成以吃竹子为主的“素食者”。根据头骨化石上的牙齿磨损痕迹和咀嚼特征,可以推断,“侏儒”大熊猫的日常饮食已基本以竹子等素食为主。这么看来,大熊猫的素食习惯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侏儒”大熊猫主要生活在那些气候潮湿、地势较低的热带丛林地区,竹子在它们的居住地分布广泛。
(选自《科技之谜》有改动)
【小题1】下列有关“小种大熊猫”头骨化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在广西乐业县首次发掘出的,生活在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的头骨化石。
B.只有现代大熊猫头骨约一半大小,从形态功能看,具有大熊猫头骨的所有特征。
C.从化石牙齿磨损痕迹和咀嚼特征可以断定,“侏儒”大熊猫已经进化成完全素食的物种。
D.是目前古生物学者发现的第一块保存完好、牙齿完整的古代大熊猫头骨化石。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种大熊猫”是现代大熊猫的“缩小版”,是最早的大熊猫“直系祖先”。
B.现代大熊猫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独立于熊类家族其他物种的进化进程。
C.现已发现的大熊猫化石都分布在我国境内,年代从约四五十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不等。
D.热带丛林地区气候潮湿,地势较低,竹子分布广泛,是“小种大熊猫”主要栖息地。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了一项科研成果:目前所知最早的大熊猫祖先的化石已被发掘和证实。
B.第③段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准确说明“小种大熊猫”与现代大熊猫的联系与区别。
C.第④段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说明“侏儒”大熊猫被正式命名为“小种大熊猫”的原因。
D.全文分别说明了“小种大熊猫”的形体大小、生活年代及生活习性等内容

4.名著阅读(共2题)

9.
阅读填空
(1)“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便不饶你!”
选段中的“洒家”指的是中国名著《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  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10.
(题文)文学名著阅读,完成后面题目。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2)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5.情景默写(共1题)

11.
古诗文默写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广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材料三:刘伟10岁时就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就是要“精彩地活”。为此,他练游泳,练习用脚打字、弹琴,还编曲填词。十余年来,他从未懈怠,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中国达人秀”中展现了绚丽的风采,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既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精彩。他曾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梦想负责。”
【小题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小题2】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7.作文(共1题)

13.
按要求作文

人生旅途,总需要提醒。可能是别人提醒自己,可能是自己提醒别人,也可能是自我提醒。提醒的内容十分丰富,可能是饱含浓浓爱意的唠叨或叮嘱,可能是充满善意的规劝或告诫,还可能是自己为自己鼓气加油……

请以“提醒”为题目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