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1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选择题(共3题)

1.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2.如图甲所示是海尔牌电热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图该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 自动控制).其铭牌如图乙所示其中保温功率已模糊不清.已知R1、R2 中有一电阻的阻值为2112Ω.求:

3.如图甲所示是海尔牌电热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图该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 自动控制).其铭牌如图乙所示其中保温功率已模糊不清.已知R1、R2 中有一电阻的阻值为2112Ω.求:

2.句子默写(共1题)

4.
请默写李商隐《无题》一诗的前四句。(4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夜归人

包利民

①无边无际的夜,心里却暖暖,连脚步声都同心跳一样急促,因为前方有一所亮灯的房子。在夜里回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也许是暗夜与家灯的对比,便将心底久泊无依的思绪与那一窗的温暖相融,仿佛一直黯淡的际遇,此刻全被回家的心绪点亮。

②遥远的少年时光里,有一次深夜回家的经历。那时还在县里住校读高中,很少回家。一个周末的晚上,便有一种强烈的回家冲动。于是便走出校门,此时已是夜里九点多,早没有了通往乡下的车,便步行走上四十里的路。正是盛夏,星光满天,出了县城,便是土路,两旁是茂盛的庄稼。空气中流动着清香的气息,便一直向前走。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走到纵深处,恐惧便紧紧围绕在身前身后。向前望去,看见村里的点点灯火,便觉心中一暖,周围的荒凉也似乎充满了情趣。

③当村子近在眼前,看着家里的草房,那在黑暗中的影子,就如山一般给我无尽的安全感。推门进屋,扑面而来的灯光,还有父母惊喜中带着担忧的脸,却深刻在那一瞬的心底,在无数个未来的日子,那个情景都会在无眠的夜里潮起。

④后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个房子里,等待自己的父母到来。也是在一个夜里,却是自己成了屋里的守候者,父母成了夜归人。那时,父母只是之前打了个电话,说这一天要到,并告诉不要接,来过好几次,能找到。通讯的不便,使得我竟不知他们坐什么车,几点到。只好守在家里等,直到夜幕长垂。此刻,终于知道那一种滋味,想想以前的多次回家,父母该是等得怎样辛苦,交织着盼望与担心。

⑤曾有个同学,少年时,有一次和父母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了几日,终于还是回来。他特意选在一个夜晚向家里走去,怕看见那些熟悉的人。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他一路心情忐忑,不知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他和我说:“我一到家门口,听见院子里的狗叫声,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而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打骂,有的只是一种欣喜和心疼。原来,不管我们犯了怎样的错,那个叫家的房子永远敞开着温暖的门,等着我们的归来。

⑥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就像有人所说,因为喜欢回家,所以才要常离家在外。喜欢在夜里归来,踏着一地的思念,任这条路风雨起落,可在路的尽头,却有着一所房子,亮着一盏灯,和灯下牵念着我们也被我们牵念着的白头人。

【小题1】本文写了与“我”有关的两次“夜归”,请分别加以概括。
【小题2】文章在②③④三段已经写了两种“夜归人”,第⑤段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3】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环境描写在这里具有什么作用?)
(2)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本文结尾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对家的感受。
6.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yán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xiá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
【小题1】(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yán角() xiá()想()饮
【小题2】(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3】(小题3)“甘霖”中“霖”的意思是 ;“浸润”的意思是 。(2分)
【小题4】(小题4)这段文字从 两种感官角度描绘了雨巷充满诗意的生活。(2分)

4.(共1题)

7.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于畎亩 (2)法家  
(3)负曳屣 (4)衾拥覆  
(5)白玉之环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乙文中,作者描绘了“同舍生”奢华的穿戴,这样对比写的用意是: 。(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成才的要素,请比较二者的异同。(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