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0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8

1.计算题(共1题)

1.
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把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
反应前固体总质量
反应后固体总质量
13.5g
8.7g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会儿,观察到:

(1)白磷燃烧起来,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这是因为红磷虽然与_______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_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是因为水中白磷温度超过________,而不与________接触。
(2)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现象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化学方程式
(1)甲烷的完全燃烧 _________
(2)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5题)

4.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蜡烛燃烧C.汽油挥发D.甘蔗榨汁
5.
化学方程式2R+2H2O+7O2=2FeSO4+2H2SO4中R的化学式是
A.FeSB.Fe2S3C.FeS2D.FeO
6.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②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⑥电解水正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负极的小。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③⑥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5gB.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8.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9.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0.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
B.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
11.
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
B. 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2个氧原子
C. 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9∶1∶2
12.
航天飞船常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混合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3C.+5D.+7
13.
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3个锌原子;3Z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⑥-2价的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有
A. ②③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1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铁:FeO B. 硫酸钾:K2SO4 C. 氯化铵:NH3Cl D. 氧化铜:CuO2
15.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公共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C.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农业上采取喷灌的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1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丰富的泡沫
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17.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5.选择题(共1题)

19.

张柏楠,“神舟飞船”系列的总设计师。他在中国的航天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他让“神舟五号”完成了首次载人飞行,他使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说明(  )

6.填空题(共3题)

20.
现有① 空气,②四氧化三铁, ③铁粉, ④ 二氧化碳,⑤液态氧, ⑥蒸馏水‡碳酸氢铵, ˆ氨气 (下面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属于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4)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21.
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表示了____ 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原子的是_______。
(2)B微粒的质子数为_____B是 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3)化学性质达到相对稳定的有_____填序号)。
22.
书写化学式
(1)碳酸钠________(2) 硫酸 _________(3)碳酸 ______________
(4)硝酸 ________(5)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6)氯化钙 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23.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 ,b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填字母)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4)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__管进(填字母)。若需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填化学式)的F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