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200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以下是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因素的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① 
 5
 12
 20
 0.2
 125
 11
 ② 
 30
 12
 20
 0.2
 125
 2
 ③ 
 30
 12
 40
/
 125
 148
 ④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相同条件下,温度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温度为_________℃,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_% ,二氧化锰_________(填“有”或“无”)。
(4)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
(5)为完成本实验,收集装置可以选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2.单选题(共12题)

2.
可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D.加入澄清石灰水
3.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4.
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
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CO2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B.铜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C.常温下N2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6.
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浓硫酸易吸水)、收集和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7.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20%以上的、还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刻熄灭
C.可以利用燃烧铁丝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的含量
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8.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国的“节水标志”是(  )
A.B.C.D.
9.
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气密性  ③装配好仪器④装药品  ⑤收集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
A.②④③①⑤⑥⑦B.④②③①⑤⑥⑦
C.④③②①⑤⑦⑥D.③②④①⑤⑦⑥
10.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A.B.
C.D.
11.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12.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来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B.蒸发皿C.量筒D.燃烧匙
13.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5.0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35.0mL,则实际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50mLB.50mLC.小于50mLD.无法判断

3.多选题(共2题)

14.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
A.沸点:液氮﹥液氧B.水蒸气含量:吸入空气>呼出气体
C.密度:氧气>空气D.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
15.
蜡烛(足量)在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瓶内气体是混合物
B.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始终不变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4.填空题(共1题)

16.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石灰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5)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农业常采用喷灌、滴灌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6)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 沉降 B 过滤 C 消毒 D 电解.

5.实验题(共3题)

17.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常规测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的方法。

图1
(1)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改进)
小华同学经过思考,没有使用止水夹,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时白磷即可燃烧),按右图示装置连接仪器,然后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_________(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现象均相同);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①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_____ 。

图2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实验拓展)
小军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氢气(H2)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用冷而干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CaO+H2O→Ca(OH)2。Ca(OH)2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O2、H2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O2,原因是 ,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
(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    
溶液变红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9.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若用A、D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还可以选择装置_________(填“F”或“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制取氧气的方法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法相比,优点是_________(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反应不需加热    ③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④对环境污染小
(4)用B装置来制取气体时,所加的液体必须__________,否则__________。
(5)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______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
(6)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7)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和_____(填编号)。
(8)某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__%,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