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蓑衣( suō) 澄清(chéng) 岑寂(céng) 斑驳(bó) |
B.贮存( zhù) 嘹亮(niáo) 分娩(miǎn) 引吭(háng) |
C.北碚(bèi) 酝酿(niàng) 抚摸(fǔ) 发髻(jì) |
D.隽妙(juàn) 应和(hé) 冥顽(míng) 皎洁(jiǎo) |
3.
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趁没人的工夫,我蹑手蹑脚地来到板报前,一咬牙就把它扯了下来。 |
B.三楼的消防栓被破坏得最严重,里面空空如也,已经找不到消防水带和阀门了。 |
C.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
D.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
4.
(2016年中考湖南衡阳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来源:学#科#网) |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
5.
将下面四句话填在文段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也似乎活泼起来, 。它们是多么淘气啊!
①洒在行人的雨伞上
②洒得长长的小巷里一片湿湿的,发出光亮来
③洒到人家关着的窗玻璃上
④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也似乎活泼起来, 。它们是多么淘气啊!
①洒在行人的雨伞上
②洒得长长的小巷里一片湿湿的,发出光亮来
③洒到人家关着的窗玻璃上
④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
A.④③①② | B.③①④② | C.④①③② | D.②①③④ |
6.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和民主战士。 |
B.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代表作小说是《骆驼祥子》和《茶馆》。 |
C.《海燕》一文以“乡愁”为线索,文章前半部分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燕子在“灿烂无比的春天”里的活动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
D.《白鹅》一文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那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
7.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半卷红旗临易水(面临) |
B.山不在高,有仙有名(出名) 斯是陋室(这) |
C.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以为且噬己也(将) |
D.稍近益狎(靠近) 蔽林间窥之(隐蔽,躲藏)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
(2)余以为妙绝(______)
【小题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注音及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小题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小题5】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
(2)余以为妙绝(______)
【小题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注音及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读xiān,活鱼。 |
B.读xiān,新鲜。 |
C.读xiān,鲜艳。 |
D.读xiǎn,少。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
B.世人/甚爱牡丹 |
C.荷花为雨/所洗 |
D.余忆年/少时 |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小题5】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1.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①家里太热,早晨刭阳台上洗漱,时时会有一些风悠悠地吹来,让我在这秋老虎肆虐的酷热里,感到些许的凉爽。
②浇了两盆水在干得发白的水泥阳台上,然后安静地蹲下来慢条斯理地刷牙。忽然,一只小鸟飞到我刚浇过水的地上,左右望了望,随后机警地啄水喝。我原以为是一只麻雀,因为这里,除了麻雀,连原本司空见惯的乌鸦喜鹊都成了珍稀鸟类,很难见到。定睛一看,却发现这鸟儿通体黑色,体型比麻雀小,却显得精干矫健,莫非是一只燕子?我赶紧看看它的尾部,果然是八字形地分开着!
③果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
④当我再想仔细地看看的时候,大概意识到有人盯着它,箭一样地飞走了,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从起飞到消失,只是转瞬之间。果然不同凡响,速度之快,小小的麻雀简直无法望其项背!是啊,千里的迁徙没有超强的飞行能力是不行的。
⑤在我小的时候,那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家的屋梁上,就有燕子在上面筑窝居住。
⑥我的家在县府街,那是当时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可是,这并不妨碍燕子们在这里生活,没有人会干扰和伤害它们,人人对它们爱护有加。那时在人们普遍的观念里,燕子和青蛙一样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燕窝大都建在朝街的厅堂梁子上,这里又是家人活动最频繁的场所,燕子同时也在这里不断出入,地面、桌椅上往往都会留下它们的粪便,令人哭笑皆非的是偶尔还会掉在饭菜里,但没有谁会因此去责怪或惩罚它们。所以,那时的燕子不怕人,人再多的地方照样“双双入我庐”,“卷帘穿人去”。
⑦尤其在农村,那些茅草屋、那些低矮的土坯房,更是小精灵们的家,许多人家在横梁上钉上一块小木板作为燕子筑窝的依托,以此欢迎它们的到来,据说,这些归来的聪明小家伙往往都是去年的老朋友。它们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⑧曾几何时,陶渊明“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情景再也看不见了。我们的水泥城堡越建越高,我们的防盗窗防盗门紧闭,我们不再给燕子们自由出入的空间,更不要说在你的家里结婚生子,拉屎拉尿了。环境严重污染,农药的毒性越来越高,燕子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环境越来越糟。
⑨第二天的早晨,我又来到阳台,在地上泼了水,然后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刷牙,我心中有一个美丽的期待,期待着那只小精灵的再次出现。然而,终于还是“不见伊人的倩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我怅然若失地望着炙热的水泥把水分渐
渐地吸干,只留下地图一样洇洇的水印……
⑩可爱的小精灵,明年,你还会来吗?
(选自散文网,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为题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试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文中第⑥段回忆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4】第⑨段“我怅然若失地望着炙热的水泥把水分渐渐地吸干,只留下地图一样洇洇的水印……”中“怅然若失”的原因是什么?
①家里太热,早晨刭阳台上洗漱,时时会有一些风悠悠地吹来,让我在这秋老虎肆虐的酷热里,感到些许的凉爽。
②浇了两盆水在干得发白的水泥阳台上,然后安静地蹲下来慢条斯理地刷牙。忽然,一只小鸟飞到我刚浇过水的地上,左右望了望,随后机警地啄水喝。我原以为是一只麻雀,因为这里,除了麻雀,连原本司空见惯的乌鸦喜鹊都成了珍稀鸟类,很难见到。定睛一看,却发现这鸟儿通体黑色,体型比麻雀小,却显得精干矫健,莫非是一只燕子?我赶紧看看它的尾部,果然是八字形地分开着!
③果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
④当我再想仔细地看看的时候,大概意识到有人盯着它,箭一样地飞走了,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从起飞到消失,只是转瞬之间。果然不同凡响,速度之快,小小的麻雀简直无法望其项背!是啊,千里的迁徙没有超强的飞行能力是不行的。
⑤在我小的时候,那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家的屋梁上,就有燕子在上面筑窝居住。
⑥我的家在县府街,那是当时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可是,这并不妨碍燕子们在这里生活,没有人会干扰和伤害它们,人人对它们爱护有加。那时在人们普遍的观念里,燕子和青蛙一样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燕窝大都建在朝街的厅堂梁子上,这里又是家人活动最频繁的场所,燕子同时也在这里不断出入,地面、桌椅上往往都会留下它们的粪便,令人哭笑皆非的是偶尔还会掉在饭菜里,但没有谁会因此去责怪或惩罚它们。所以,那时的燕子不怕人,人再多的地方照样“双双入我庐”,“卷帘穿人去”。
⑦尤其在农村,那些茅草屋、那些低矮的土坯房,更是小精灵们的家,许多人家在横梁上钉上一块小木板作为燕子筑窝的依托,以此欢迎它们的到来,据说,这些归来的聪明小家伙往往都是去年的老朋友。它们会给主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⑧曾几何时,陶渊明“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情景再也看不见了。我们的水泥城堡越建越高,我们的防盗窗防盗门紧闭,我们不再给燕子们自由出入的空间,更不要说在你的家里结婚生子,拉屎拉尿了。环境严重污染,农药的毒性越来越高,燕子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环境越来越糟。
⑨第二天的早晨,我又来到阳台,在地上泼了水,然后坐下来,慢条斯理地刷牙,我心中有一个美丽的期待,期待着那只小精灵的再次出现。然而,终于还是“不见伊人的倩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我怅然若失地望着炙热的水泥把水分渐
渐地吸干,只留下地图一样洇洇的水印……
⑩可爱的小精灵,明年,你还会来吗?
(选自散文网,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为题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2】试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文中第⑥段回忆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4】第⑨段“我怅然若失地望着炙热的水泥把水分渐渐地吸干,只留下地图一样洇洇的水印……”中“怅然若失”的原因是什么?
12.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节选自《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济南的冬天》)
【小题1】【甲】文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___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描写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的特点。
【小题2】【乙】文为我们描绘了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_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述了其妙处。
【小题3】【甲】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写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的句子摘抄出来。
【小题4】这两段文字都可以说是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甲】文是从______到_______,【乙】文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
【小题5】请你选择下面句子中的其中一句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______)
(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______)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______)
我选择第__________句,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济南的冬天》)
【小题1】【甲】文为我们描绘了___________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描写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的特点。
【小题2】【乙】文为我们描绘了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_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述了其妙处。
【小题3】【甲】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写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的句子摘抄出来。
【小题4】这两段文字都可以说是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甲】文是从______到_______,【乙】文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
【小题5】请你选择下面句子中的其中一句分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______)
(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______)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______)
我选择第__________句,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3.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美丽。来吧,同学们,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
(1)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给此次活动设计过程。
一、触摸春天的心跳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享受冬天的蕴藏
(2)春花秋月,绿柳鸣禽,沧海大漠,名山大川……自然中的美景令人陶醉,幽美、壮丽的风光激发我们无限灵感。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人杰地灵气象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长河落日、鱼翔浅底”,你有什么感受?任选一种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给此次活动设计过程。
一、触摸春天的心跳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享受冬天的蕴藏
(2)春花秋月,绿柳鸣禽,沧海大漠,名山大川……自然中的美景令人陶醉,幽美、壮丽的风光激发我们无限灵感。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人杰地灵气象新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长河落日、鱼翔浅底”,你有什么感受?任选一种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