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二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9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1

1.选择题(共7题)

1.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海)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一眨眼之间)
B.在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自己认为正确而坚定不移的观点)
C.(山)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D.(我)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隐蔽,不外露)
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3.

张小丽在全市中学生12.9长跑比赛中获得了女子组第一名。请你对她说几句表示祝贺的话。 (不少于30字)

4.

张小丽在全市中学生12.9长跑比赛中获得了女子组第一名。请你对她说几句表示祝贺的话。 (不少于30字)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6.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甲)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同“汝”,你 ②彘:猪  ③适:往

7.

文言诗文填空。
(1){#blank#}1{#/blank#} ,不亦君子乎?
(2)秋风萧瑟,{#blank#}2{#/blank#} 。
(3){#blank#}3{#/blank#}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blank#}4{#/blank#} ,江春入旧年。
(5)《论语》中阐明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blank#}5{#/blank#} ,{#blank#}6{#/blank#} 。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语、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意的诗句是{#blank#}7{#/blank#} ,{#blank#}8{#/blank#} 。
(7)《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blank#}9{#/blank#} 。”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文人墨客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写下连续的两句  {#blank#}10{#/blank#}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论语》五则,完成后面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知者不,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说(    )三(   ) 弘毅(   ) 惑(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小题3】第三则中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你认为,曾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㈠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完成9—13题。(15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小题1】.用简洁语言概括“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所指代的内容。  ▲ 
【小题2】.文中的“我”已经脱险,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啜泣”了,为什么?  ▲ 
【小题3】.找出描写“我”下悬崖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小括号中。似乎能办得到→(▲ )→( ▲ )→( ▲ )
【小题4】.把表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抄录下来。  ▲ 
【小题5】.你从选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生活处处有语文,你所在的班级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为营造氛围,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并拟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三个项目,并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出主要环节。
例:对联集锦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主要环节:
(3)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准备一段简短的开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