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关弟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检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19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23

1.选择题(共5题)

1.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年代,我们要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我们登上山巅, ⑴ 旖旎壮丽的山川,留存美丽的风景;我们细数历史, ⑵ 名垂千古的先贤,接受灵魂的洗礼;我们畅想前景, ⑶ 灿烂美好的未来,获取希望的动力。
A.展望眺望仰望B.仰望展望眺望
C.眺望展望仰望D.眺望仰望展望
2.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在横线上(1)-(2)题填空。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在横线上(1)-(2)题填空。

4.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鹳雀之家
        仇悆为东州一邑宰,晨起视事,方受牒诉,有鹳雀翔舞庭下,驱逐久之,方去。明日复来。仇心异之,遣一吏迹所止,而观其为何。既出城数里,见一大树,鹳雀径止其上。视其颠,则有巢焉,数子啁啾其中。其下方有数人,持锯斧绳索,将伐之者。吏遽止之,且引其人与俱见。仇问:“伐树何为?”曰:“为薪耳。”又问:“鬻之得几何?”曰:“可得五千。”仇即以己钱五千与之,且告之曰:“是鹳连日来,意若求救者。异类而有知如此,尔不可伐。”其人遂去,因不伐树。
       【注释】①仇悆[yù]:人名。②牒诉:公牒诉讼。

5.

请仿照划线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有财富。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净化心灵;                                                                         ;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练意志。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一)论语(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愠  不习乎  知也   ④ 死而后已   
【小题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吾日三省吾身。
C.由,诲女知之乎?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小题3】(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小题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2分)
7.
(二)齐人攫金(8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地方),因(乘机)攫(juú,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徙见金。”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清旦衣冠而之市 鬻金者之所
③ 因攫其金而见金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B.吏捕得之C.学而时习之D.驱之别院
【小题3】(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小题4】.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二)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①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②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③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④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矫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⑦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⑧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⑨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⑩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⑾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的淋漓尽致。

⑿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⒀“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23期)

【小题1】选文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按记叙的要素填写下面的内容。
时间: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    
地点: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人物:鲁尼兹、卢森斯老人及其家属、小城的人们。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题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小题3】阅读第⑨段,注意加着重号的语句,描摹并写出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
【小题4】从表达方式和情感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小题5】2011年9月19日有条简短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民纷纷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你根据相关链接和《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谈谈自己的看法。(字数不超过80个)
[相关链接] 老人搭朋友电动车摔下致死  家人四次拒绝赔偿
合肥市瑶海区众兴乡浏河村一农妇骑车去店埠镇赶集,路遇本村一老人,遂主动带她一程,不料途中老人从电动车上摔下,农妇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农妇愧疚,主动提出赔偿4000元,死者家属坚称她是出于好意帮助老人,拒收任何赔偿。
9.
(一)(12分)
①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 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②“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③“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④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⑦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走一步,再走一步》
【小题1】在横线上填上“我”的一位小伙伴的名字。
【小题2】结合文义说明文中划横线的词“一切”的具体内容。
【小题3】分别找出与下面语句形成对应、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语句,写在下面。
【小题4】父亲引导“我”走下悬崖时,说的哪三句话最为关键,使“我”从中体会到人生的哲理?
【小题5】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我”战胜了悬崖,产生了成就感。
B.“我”没有让父亲失望,产生了成就感。
C.“我”克服了胆怯,学会了怎样攀登悬崖,产生了成就感。
D.“我”克服了怯懦,学会了怎样去战胜挫折,克服困难,产生了成就感。
【小题6】从文段结尾的内容中,你还体会、领悟到哪些道理,请谈谈并写在下面。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创全国文明城市,做宁波文明市民”综合性学习。
(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 阅览室——  
② 洗碗池——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东湖花园,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30个)
(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 (字数不超过50个)

5.其他(共1题)

11.
文学常识填空:
①《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    的一部书,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② 从文体看,《伊索寓言》是 集,《繁星·春水》是 集。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_________;《童趣》的作者沈复是______代文学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