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三十三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928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3/16

1.计算题(共1题)

1.
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2)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4)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到0.1%)。
(6)多少碘酸钾中含碘127mg;
(7)428mg碘酸钾中含碘?
(8)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9)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应摄入这种食盐多少克.(写出计算步骤)

2.单选题(共8题)

2.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石墨导电
B.气球爆炸,煤气中毒
C.自行车生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食物腐败,冰雪融化
3.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D.碳+氧气二氧化碳
4.
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日前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人。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    B. 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
C. 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
5.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R(H2PO4)2,当P元素显+5价时,元素R在该化合物中化合价为
A.+1价B.+2价C.+3价D.+4价
6.
经测得某硝酸铵(NH4NO3)化肥中含氮量为36%,则可能含有的是下列物质中的
A.碳铵NH4HCO3B.氯化铵NH4Cl
C.硫酸铵(NH42SO4D.尿素CO(NH2)2
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液态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
8.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使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9.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1/2
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3.填空题(共3题)

10.
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   
(3)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5)下列物质的粒子中:①Ne ②H2O ③HF ④ NH3 含有10个电子的化合物是   
(6)

表示离子的有    ;表示原子的有    ;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有 ;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
11.
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氢氧根离子 ② 硫离子
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2.
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①2H
②5O2
③Ca2+

4.实验题(共1题)

13.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选用这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属于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
(4)某同学在收集完一瓶气体后,想证明该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5)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6)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分子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改进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由此又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