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928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7/16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2.
如图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应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产物之一,则正确的为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是有机物
C.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 乙由一种元素组成
3.
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
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
D.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酒精中,铜丝变回红色
4.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粗盐称量B.租盐溶解
C.浊液过滤D.蒸发结晶

2.填空题(共2题)

5.
某地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气中S02的含量不得超过0.4mg/L。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反应:S02+I2+2H20=H2S04+2HI,测定某工业废气中S02的含量,测试装置如图所示。
测试步骤:
①碘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l.27g碘单质,加入少量碘化钾,先溶解在100mL水中,继续加水配制成l000mL溶液。
②取5mL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
③把l00mL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如图所示。

然后缓缓向外拉,使吸入试管内的废气与淀粉碘溶液充分接触。每次抽取的气体为l00mL,重复抽取n次,直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无色(废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
(1)排放到空气中的S02气体主要来自于   燃烧。
(2)步骤②中,5mL溶液中溶有碘单质   mg,滴入淀粉试液后,溶液变为   色。
(3)按步骤测试某工业废气,抽取次数为80次后,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试计算该废气中S02含量,并判断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6.
下图表示NaCl、Na2C03、AgN03、BaCl2、HCl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问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 两溶液之间。(填字母)
(2)E是 溶液,
(3)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  溶液

3.实验题(共1题)

7.
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1)铁和硫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气体x的化学式为  
(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
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e→→b→a。(填“c→d”或“d→c”)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正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
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