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1922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7

1.单选题(共20题)

1.
关于水的组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证明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只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无色无味澄清的液体,说明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从水的化学式是,可以读出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石蜡燃烧生成物只有水和一氧化碳
C.石蜡中一定含碳元素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3.
研究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
4.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5.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铝元素:AlB.氧化钾:KOC.氧气:OD.氯化银
6.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ClB.NaOHC.D.
7.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冰水共存物C.加碘食盐D.酱油
8.
右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A.1B.2C.3D.4
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入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D.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10.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我们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会迅速熄灭
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元素并未消失
11.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 B. 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
12.
空气中含量较多,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3.
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1以上
质量级别


Ⅲ(1)
Ⅲ(2)
Ⅳ(1)
Ⅳ(2)

质量状况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滁州市南谯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城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 优B.Ⅱ级 良
C.Ⅲ级 轻度污染D.Ⅴ级 重度污染
14.
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供给人类和动物呼吸B.氧气能够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氧气可以用于炼钢D.氧气能够支持许多可燃物质的燃烧
15.
儿童体内缺少锌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A.甲状腺疾病B.侏儒症C.贫血症D.佝偻病
16.
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可燃性C.石蜡的溶解性D.石蜡的硬度
17.
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8.
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带出实验室B.放回原试剂瓶
C.投入下水道D.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9.
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用镊子B.用药匙或纸槽C.滴管D.玻璃棒
20.
在“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冷玻璃上更容易结下水雾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2.选择题(共1题)

21.你上个假期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请以此为题写一篇4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3.填空题(共3题)

22.
(1)按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钾 ( K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镁( Mg ) 铝( Al )________(______) 铁 (______) 锡( Sn ) 铅( Pb )  氢( H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金(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钾________,氯化镁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氧化铝________。
23.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洁净的空气;③干净的海水:④液氮;⑤可口可乐:⑥铁;⑦五氧化二磷;⑧人呼出的气体:⑨二氧化碳气体;⑩冰,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4.
(1)在对应仪器的下面写出它的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⑦____
(2)如图是小明在实验室中完成向试管中倾注液体的操作示意图,请你为小明指出错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25.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一定要足量,目的是__________,点燃红磷必须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如果动作慢了会使实验结果偏________(填“大”或“小”)。红磷燃烧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一定要“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如果集气瓶热的情况下打开止水夹会使实验结果偏________(填“大”或“小”)。正确实验,打开止水夹后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
(2)对燃烧剩下的气体进行探究,这种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说出这种气体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
(3)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__。
26.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填a 或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