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2010年5月28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氢气密度比氦气小,乔纳森采用了氦气而不是氢气作填充气体,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表是青岛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 | 空气污染指数(![]()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综述 |
总悬浮颗粒物 | 52 | Ⅱ | 良 |
二氧化硫 | 7 | ||
二氧化氮 | 24 |
A.焚烧垃圾 | B.使用含磷洗衣粉 |
C.汽车排放的尾气 |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对空气的成分:①氧气 ②氮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④③ |
5.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还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 |
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但对人体有害 |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更对人类有利 |
D.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 |
8.
下列各种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大气中CO2增加 ②SO2、NO2排入大气中 ③CO大量排入大气中 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①大气中CO2增加 ②SO2、NO2排入大气中 ③CO大量排入大气中 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①—d | B.②—a | C.③—c | D.④—b |
14.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费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费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 | B.②④⑤ | C.①②⑤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6题)
15.已知( {#mathml#}{#/mathml#} +ax)5﹣( {#mathml#}{#/mathml#} +bx)5的展开式中含x2与x3的项的系数的绝对值之比为1:6,则a2+b2的最小值为( )
16.
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mathml#}{#/mathml#}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mathml#}{#/mathml#}中含有{#blank#}1{#/blank#}个质子{#blank#}2{#/blank#} 个电子;
(2)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blank#}3{#/blank#};
(3)H3属于{#blank#}4{#/blank#} (填混合物或单质或化合物)。
4.多选题- (共1题)
21.
从环境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双选题):
A.整顿市容,拆除无轨电车空中的电缆和有轨电车的轨道,改用烧汽油和柴油汽车 |
B.为了促进生产发展,推广城市居民购买私人汽车,限制自行车的行使 |
C.控制和减少小型汽车、私人用车和出租车的数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
D.控制和减少燃油汽车的发展,发展电力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的使用 |
5.填空题- (共4题)
22.
空气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按各种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计算,分别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
23.
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总称,它们含量较少却有很重要的用途,稀有气体一般_________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4.
红磷燃烧除需要达到着火点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两个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两个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