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①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②入誉录馆③,谒选④,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⑤谒上台⑥。时潜庵汤公⑦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⑧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⑨误。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⑩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渐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选: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劾的奏章。⑨舛:chǎ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人人皆可为国王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2.其他- (共2题)
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①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作者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结果,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②教师教这些佳作,自己首先应认真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千万不能采取冷漠旁观。③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提高意识,教师自己要先“进入角色”,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像,或唤起联想,④或感悟生活,走近生活,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给予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感染听课的人。
(1)第①处句式杂糅,应将“ ”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添加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厚;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 ,
;亲情是 , 。父母和子女之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抒写我们的家,抒写我们的亲情吧!
3.- (共1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隶耕() ②父利其然也()
③或以钱币乞之()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不能称前时之闻 | B.忽啼求之 | C.余闻之也久 | D.借旁近与之 |
① 余闻之也久 ② 即书诗四句
【小题4】(3分)方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归结于其父“不使学”的缘故,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小题5】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分)(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2分)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其他:(2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