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化学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就是中毒、腐蚀、污染等,其实这是对化学的一种误解,许多化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现在请你从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各举一个化学造福人类的例子。
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两组进行辩论.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________,你的观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
下表是某金属的部分性质:
(1)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请你提出你想探究的有关该金属化学性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方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阐述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
颜色、状态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导电性 | 导热性 | 延展性 |
银白色固体 | 较软 | 2.7 g/cm3 | 660.4 ℃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1)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请你提出你想探究的有关该金属化学性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方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阐述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
4.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方法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1)写出图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定数据如下:(集气瓶的容积为100 mL)
分析实验数据,第2、3、4、6组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第5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定数据如下:(集气瓶的容积为100 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mL | 30 | 21 | 19 | 22 | 15 | 20 |
分析实验数据,第2、3、4、6组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第5组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是某小区前新设的一组垃圾箱分类说明:
(1)小明在整理房间时,清理出如下物品,它们应分别放入哪个垃圾箱(请填序号):
A.废作业本 B.汽水易拉罐 C.生锈铁钉
D.矿泉水瓶 E.烂苹果 F.涂改液瓶
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应放入“有害垃圾箱”的是_________。
(2)请从可回收垃圾的类别中,举出一例说说化学的研究成果给社会进步带来的贡献:_____________。
(3)化学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任意丢弃的一粒电池将严重污染一平方米土壤。一些化学成就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对此,你认为在进行化学科学研究或发明时要注意:_________。
可回收垃圾 | 不可回收垃圾 | 有害垃圾 |
1.纸类 玻璃 金属 塑料 橡胶 纺织品 | 1.厨房垃圾 灰土 杂草 枯枝 花卉 | 1.日光灯管 电池 喷雾罐 指甲油瓶 药品药瓶 涂改液瓶 |
(1)小明在整理房间时,清理出如下物品,它们应分别放入哪个垃圾箱(请填序号):
A.废作业本 B.汽水易拉罐 C.生锈铁钉
D.矿泉水瓶 E.烂苹果 F.涂改液瓶
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应放入“有害垃圾箱”的是_________。
(2)请从可回收垃圾的类别中,举出一例说说化学的研究成果给社会进步带来的贡献:_____________。
(3)化学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任意丢弃的一粒电池将严重污染一平方米土壤。一些化学成就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对此,你认为在进行化学科学研究或发明时要注意: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蜡烛 B.红磷 C.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写出药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1-2-3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集体讨论)
(1)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蜡烛 B.红磷 C.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写出药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1-2-3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mL)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5题)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半导体和有记忆功能的新材料的研制,都将得益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
B.化学只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新物质的合成毫无关系 |
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目前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
D.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
8.
(题文)2016年十大新兴技术出炉,2016年的十大新兴技术体现了创新在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方面的巨大力量。其中与化学相关的新兴技术是( )
A.无人驾驶汽车 | B.器官芯片 |
C.光学遗传 | D.净化器用的二维材料 |
9.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品化学事故,2016年6月2日新编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理方案正式公布。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10.
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 “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 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 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13.
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酒精挥发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④矿石粉碎 ⑤湿衣服晾干 ⑥铁钉生锈 ⑦煤燃烧 ⑧火药爆炸
①酒精挥发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④矿石粉碎 ⑤湿衣服晾干 ⑥铁钉生锈 ⑦煤燃烧 ⑧火药爆炸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⑥⑦⑧ | D.③⑥⑧ |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


A.装置漏气 |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
20.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变 |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