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题文)煤(主要成分为碳)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但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而造成酸雨,所以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
(4)从“绿色”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液化”生产的优点___________。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
(4)从“绿色”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液化”生产的优点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 |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3.单选题- (共13题)
4.
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
5.
对比思想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对比实验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含量较多,燃烧越剧烈 |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加入高锰酸钾后反应速率变快,说明该反应中高锰酸钾是催化剂 |
D.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而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多 |
1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步骤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
B.给试管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
C.瓶内充满气体后,先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于桌上 |
D.结束实验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
12.
中秋节,鼋头渚的烟火晚会很漂亮。下列有关烟花和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鞭炮中含有硫粉 |
B.燃放烟花时,产生大量白烟,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磷 |
C.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
D.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
4.填空题- (共1题)
16.
(题文)(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①空气成分中,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____________;可制成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监测项目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实验室做实验室时,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可用_______________扑灭
②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填“密度”或“沸点”)
③做“硫燃烧”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
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
①空气成分中,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____________;可制成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监测项目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 | B.二氧化氮 | C.一氧化碳 | D.可吸入颗粒物 |
①实验室做实验室时,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可用_______________扑灭
②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填“密度”或“沸点”)
③做“硫燃烧”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
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
5.实验题- (共1题)
17.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若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装置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好的氧气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在空气中加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支持装置)。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改进后与B装置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
①生氧气速率更快②可通过抽动铜丝来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③铜丝更易回收,反复使用,节约原料 ④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若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装置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好的氧气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在空气中加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支持装置)。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改进后与B装置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
①生氧气速率更快②可通过抽动铜丝来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③铜丝更易回收,反复使用,节约原料 ④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