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上。

(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2)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
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
(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___________。
④常温常压时,若甲烷和以下选项中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
H2和CO

(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2)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
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
(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___________。
④常温常压时,若甲烷和以下选项中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
H2和CO
A.H2和C2H2 | B.CO和C2H4 |
2.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进行探究。
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现有如下装置:

(1)图D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
实验二:某次在做该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4)(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5)(实验探究)
(6)(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一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7)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8)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
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现有如下装置:

(1)图D中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
实验二:某次在做该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4)(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5)(实验探究)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①猜想__成立 |
方案二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②木条_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6)(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一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7)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8)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XX化肥厂制作了一个大型户外广告如下图: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 m(H): m(C): m(O)=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01%)
(3)由上述计算可知,该广告属于________ (填“虚假”或“真实”)广告。
(4)求出每袋该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质量。(要有解题过程,只有结果不得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

(1)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 m(H): m(C): m(O)=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01%)
(3)由上述计算可知,该广告属于________ (填“虚假”或“真实”)广告。
(4)求出每袋该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质量。(要有解题过程,只有结果不得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B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2)B在反应Ⅰ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生成E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
(3)木炭在纯净的D物质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2)B在反应Ⅰ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生成E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
(3)木炭在纯净的D物质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7.
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代表原子间的结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有4种分子 | B.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
C.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 D.图示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没改变 |
10.
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
C.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 | D.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2.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振荡) |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
C.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2题)
1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为了全民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水壶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可以用厨房的__________除去。
(3)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长期使用硬水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6)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全民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水壶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可以用厨房的__________除去。
(3)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长期使用硬水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6)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