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2017届九年级一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90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计算题(共1题)

1.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某原子的原子质量为3.986×10-26kg。
(1)一个碳-12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
(2)求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整数)

2.单选题(共9题)

2.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沸点不同,属于化学变化
B.用稀有气体填充白炽灯泡延长使用寿命,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的物理性质
C.酒精挥发与酒精燃烧本质上是不同的
D.对某固态物质加热变为气体,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3.
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一个化学反应只能用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B.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D.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碳(CO2)、(H2O2)三种物质中一定都含有氧分子
4.
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 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 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 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5.
下列有关物质的构成、组成、微粒的名称、符号和化学变化的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组成
①氧气由氧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②氧化钠由氧化钠分子构成;氧化钠由氧原子和钠原子组成;
③铁由铁原子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
B.微粒的名称、微粒的符号
①“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②“S2-”表示硫离子
③“N”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氮气
C.下列相关数字“2”的说法
①Cl2:“2”表示两个氯原子
②Ca2+:“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③2NH3:“2”表示2个氨气
D.化学变化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③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沉淀生成、气体放出、颜色改变的现象,但是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现象
 
A. A    B. B    C. C    D. D
6.
以下有关空气质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安街头行驶的国产BYD牌电动公交车,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
B.用煤燃烧火力发电会排放出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粉尘等
C.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但会污染空气,而且还会造成酸雨
D.鼓励市民多利用绿色的出行方式,如乘地铁、骑共享单车
7.
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中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8.
如图为用一定质量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数据分析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B.
C.D.
9.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起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能比较出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2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10.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闻气味

3.填空题(共3题)

11.
序号填空。
①镁 ②雪碧饮料 ③冰水共存物 ④氧化铜 ⑤氯酸钾(KClO3)⑥空气 ⑦氮气,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2)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3)金属单质的是_____;
12.
化学符号表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13.
合理灭火与预防闪爆,十分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是燃烧最常见的危害。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2)预防闪爆。下列哪些物质漂浮在空气中遇见明火不会闪爆的是_____。
A.天然气 B.氮气 C.酒精蒸汽 D.面粉或煤粉

4.实验题(共3题)

14.
如图是三个实验示意图,根据下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碳的燃烧   实验二 铁丝的燃烧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一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写出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为某同学延长反应现象设计的铁丝燃烧实验,实验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底放一层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5.
图A与B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若用装置A来制取的氧气,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满。
(2)装置B表示正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各物质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吸,应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熄灭酒精灯。
(3)装置C中硫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一层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不当操作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药品与砝码的位置不慎放反了,这时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
(3)图三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先用手紧握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B.看见水中导管口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C.先加入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D.松开手,过一会,导管中液面升高,说明气密性良好
(4)写出图四实验中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