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
(4)按照说明书的用量,每天可补充 mg钙元素?(精确到0.1)。
(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
(4)按照说明书的用量,每天可补充 mg钙元素?(精确到0.1)。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a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

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
(4)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取到这样一条信息:“点燃的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你对燃烧或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
3.单选题- (共17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
C.构成液氧的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
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6.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
8.
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
B.结构示意图为![]() ![]() |
C.某原子M的原子序数m,核内有n个中子,则原子M的相对原子质量≈m + n |
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 |
12.
燃煤锅炉尾气中含有较多的SO2,用石灰水吸收SO2后生成的CaSO3和CaSO4可用于化工生产。若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其中含CaSO4的质量分数为
A.46% | B.51% | C.56% | D.85% |
1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
C.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17.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B.一旦发现有人触电,立刻用手将人拖离电源 |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盖灭 |
D.厨房里液化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排风扇换气 |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获得感性认识,直接用手触摸药品和用嘴品尝药品的味道 |
B.将洗净后的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晾干 |
C.为避免把液体滴到试管外,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 |
D.仰视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
4.选择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7题)
24.
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镁带、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
(3)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的是_____;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
(3)放出大量热,产生耀眼白光的是_____;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25.
下列物质:
A.澄清石灰水、 | B.氧气、 | C.牛奶、 | D.矿泉水、E. 二氧化碳、F. 冰,属于混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
26.
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C元素的单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
(1)A元素的名称 ;(2)B元素组成单质的符号 ;
(3)3个D离子 ;(4)C、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A元素的名称 ;(2)B元素组成单质的符号 ;
(3)3个D离子 ;(4)C、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7.
(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
②两个镁离子_________
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_____
④氩气_________
(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_____
①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
②两个镁离子_________
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_____
④氩气_________
(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_____
2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 “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其中132.9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X和Y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如果图中的丙是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该元素和质子数为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 “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其中132.9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X和Y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如果图中的丙是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该元素和质子数为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29.
请将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1)如图A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未放少量的水或沙子,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2)如图B所示,用量筒量取25mL水,俯视读数,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mL。

(3)如图C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如图A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未放少量的水或沙子,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2)如图B所示,用量筒量取25mL水,俯视读数,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mL。

(3)如图C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0.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
(2)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_______,再加热。
(3)实验室制取气体前都要先_______,再装药品。
(4)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5)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先将玻璃管口_____,然后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中。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
(2)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_______,再加热。
(3)实验室制取气体前都要先_______,再装药品。
(4)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5)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先将玻璃管口_____,然后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中。
6.实验题- (共1题)
3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____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
(5)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氨气只能选用向下排空气法,其原因是_____。
(6)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① 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 从上表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填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
(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_____(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
(5)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氨气只能选用向下排空气法,其原因是_____。
(6)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浓度 反应条件 | 30%H2O2 | 15%H2O2 | 10%H2O2 | 5%H2O2 |
无催化剂、不加热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几乎不反应 |
无催化剂、加热 | 360s | 480s | 540s | 720s |
MnO2催化剂、不加热 | 40s | 60s | 120s | 180s |
MnO2催化剂、加热 | 10s | 25s | 60s | 120s |
① 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 从上表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填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