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2014年11月13日,“菲莱号”登陆器首次在彗星表面着陆,在减速着陆过程中,“菲莱号”所搭载的仪器质量{#blank#}1{#/blank#}(增大/不变/减小),动能{#blank#}2{#/blank#}(增大/不变/减小),探测器所获取的信息是{#blank#}3{#/blank#}波传回地球的.
2.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采用{#blank#}1{#/blank#}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blank#}2{#/blank#}(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blank#}3{#/blank#}大量的热.
3.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这表明发出声音的物体在{#blank#}1{#/blank#},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越来越{#blank#}2{#/blank#},根据这个现象做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声音在{#blank#}3{#/blank#}中不能传播的结论.
4.某家用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是 1.5kW,正常工作 3 min该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是{#blank#}1{#/blank#}J,不计热量损失,可将 1.5L 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 {#blank#}2{#/blank#}℃,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 {#blank#}3{#/blank#}. [ρ水 =1.0×10 3 kg/ m 3 C. 水 =4.2×10 3 J/ (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你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向右挥动手臂时镜中的手臂的像向{#blank#}1{#/blank#}挥动.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前 15 cm 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blank#}2{#/blank#}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blank#}3{#/blank#}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6.你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向右挥动手臂时镜中的手臂的像向{#blank#}1{#/blank#}挥动.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前 15 cm 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blank#}2{#/blank#}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blank#}3{#/blank#}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句子默写- (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①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②树木丛生, 。 (曹操《观沧海》)
③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⑥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⑦ ,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①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②树木丛生, 。 (曹操《观沧海》)
③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⑥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⑦ ,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塔克拉玛干的沙漠红柳
徐欣
①如果你到过沙漠,极目望去,一望无际,视野里除了漫漫黄沙外,就是苍茫的天宇,你就会对沙漠里的生灵尽失幻想。没有飞鸟的影子,也没有清泉流过,有的只是荒凉干旱的沙丘,肆虐的风沙,不期而至的龙卷风。唯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驼影了吧,但这是极少见的。
②当镜头一幕幕从我们的眼前呈现、掠影、定格——浏览后的脑海里便只剩下一片苍凉。蓦地,有一丛绿色从沙丘顶部跃入你的眼帘,于是生命便蓬蓬勃勃地凸现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就是塔克拉玛干的沙漠红柳。
③沙漠红柳的叶子是紧裹在枝干上的,它的枝条细长柔韧,你眼中的一片绿色便是那枝条的颜色。风暴袭来,红柳的枝条迎风呼啸,发出一种尖厉的哨音,就好像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抗争。红柳以她那柔韧的枝条沐浴风沙,经受磨砺。
④红柳的绿色从三月一直到九月,在风暴渐息的九月,红柳开始结种,红柳的种子是锥形的,种子成熟后,落地,随风滚落到低凹处,风沙过后,种子被埋进沙里,如果没有更强的风暴刮过,在浅层的种子会在两天后冒出嫩芽。红柳的生命力极强,为了找到水分,红柳的根系能蔓延到方圆几公里外,于是一片新的绿色便沿着沙漠那荒凉的额攀缘上升。
⑤流沙满天飞。在与风暴为伍的沙漠地带,沙是流动的,而沙漠红柳的根系和落叶形成的沙层,将它一点点固定下来,使沙漠红柳从低凹处一点点升高,沙漠层就成了沙漠红柳的年轮。
⑥红柳,沙漠绿洲的守护神,像一团生命之火,无论是朝霞印染,还是身披夕阳,她就在沙海中熊熊燃烧,永远不会倒下,永远选择坚强,永远不会放弃一切生存的希望!她成为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支柱。人们以她柔韧的枝条建筑房屋,用她来生火做饭。她的根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因此人们又称她为菩萨树。
⑦我不由得对这一丛丛红柳万分敬佩。我仿佛看到生活中那一个个像红柳一样的强者。华夏五千年,有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祖国危难、民族沦亡之际,奋起保卫疆土,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不惜把鲜血洒满大地。他们的这种品格和精神,不正是红柳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一代跨世纪青少年所追求的志向吗?
⑧谢谢红柳。您的真情诠释,您站立在生命沙漠上的挺拔英姿,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⑨让我们心心相印,凿通心灵的一眼甘泉,一起呵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生命绿洲。
【小题1】文章第①②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在作者眼中,沙漠红柳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3分)
【小题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红柳以她那柔韧的枝条沐浴风沙,经受磨砺。(2分)
(2)红柳,沙漠绿洲的守护神。(2分)
【小题4】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5】请认真阅读第⑦段,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5分)
徐欣
①如果你到过沙漠,极目望去,一望无际,视野里除了漫漫黄沙外,就是苍茫的天宇,你就会对沙漠里的生灵尽失幻想。没有飞鸟的影子,也没有清泉流过,有的只是荒凉干旱的沙丘,肆虐的风沙,不期而至的龙卷风。唯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驼影了吧,但这是极少见的。
②当镜头一幕幕从我们的眼前呈现、掠影、定格——浏览后的脑海里便只剩下一片苍凉。蓦地,有一丛绿色从沙丘顶部跃入你的眼帘,于是生命便蓬蓬勃勃地凸现了,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就是塔克拉玛干的沙漠红柳。
③沙漠红柳的叶子是紧裹在枝干上的,它的枝条细长柔韧,你眼中的一片绿色便是那枝条的颜色。风暴袭来,红柳的枝条迎风呼啸,发出一种尖厉的哨音,就好像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抗争。红柳以她那柔韧的枝条沐浴风沙,经受磨砺。
④红柳的绿色从三月一直到九月,在风暴渐息的九月,红柳开始结种,红柳的种子是锥形的,种子成熟后,落地,随风滚落到低凹处,风沙过后,种子被埋进沙里,如果没有更强的风暴刮过,在浅层的种子会在两天后冒出嫩芽。红柳的生命力极强,为了找到水分,红柳的根系能蔓延到方圆几公里外,于是一片新的绿色便沿着沙漠那荒凉的额攀缘上升。
⑤流沙满天飞。在与风暴为伍的沙漠地带,沙是流动的,而沙漠红柳的根系和落叶形成的沙层,将它一点点固定下来,使沙漠红柳从低凹处一点点升高,沙漠层就成了沙漠红柳的年轮。
⑥红柳,沙漠绿洲的守护神,像一团生命之火,无论是朝霞印染,还是身披夕阳,她就在沙海中熊熊燃烧,永远不会倒下,永远选择坚强,永远不会放弃一切生存的希望!她成为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支柱。人们以她柔韧的枝条建筑房屋,用她来生火做饭。她的根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因此人们又称她为菩萨树。
⑦我不由得对这一丛丛红柳万分敬佩。我仿佛看到生活中那一个个像红柳一样的强者。华夏五千年,有多少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祖国危难、民族沦亡之际,奋起保卫疆土,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不惜把鲜血洒满大地。他们的这种品格和精神,不正是红柳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这一代跨世纪青少年所追求的志向吗?
⑧谢谢红柳。您的真情诠释,您站立在生命沙漠上的挺拔英姿,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⑨让我们心心相印,凿通心灵的一眼甘泉,一起呵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生命绿洲。
【小题1】文章第①②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在作者眼中,沙漠红柳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3分)
【小题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红柳以她那柔韧的枝条沐浴风沙,经受磨砺。(2分)
(2)红柳,沙漠绿洲的守护神。(2分)
【小题4】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5】请认真阅读第⑦段,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5分)
9.
“敖慢”的白松露
汤园林
①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每454克的价格居然卖到2 000美元以上,尽管如此,它还是供不应求,被很多顶极餐厅视为珍宝,把它切成如纸一样薄的小片,洒在银盘里展示。无论你多么挥金如土,也不可能大快朵颐,每次也只能尝到那么薄薄的几片。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竟如此珍贵?
②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这里是它最温暖的家,也许不够美好不够肥沃,但它就是用全部心思爱着。因此,想要采摘白松露,只能在橡树密集的丛林里。有人曾经将菌种接在新鲜的橡树苗根部,然后小心地浇灌呵护,希望在这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茁壮成长。事实上,松露总是“不识好歹”地要么不长,要么就长成没有香味的怪物,松露没了香味,就像人失去灵魂,再也没有任何价值。它虽然不具备人类的复杂感情,但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它就敏感地觉察到了,它拒绝被赶离家园,拒绝被别人操纵。
③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它像一个隐士,从不轻易暴露在浮躁的人群中。在意大利,采集白松露需要牌照,挖掘松露的家庭世世代代从事此业,他们被称为“松露猎人”。通常“松露猎人”家里都有一张祖传的松露地图,就好像“藏宝图”,因为松露生长具有记忆性,即生长过松露的橡树下每年都会再生出松露来。因此哪片树林哪棵橡树下有松露就成为家族的最高机密,为了保持秘密,这张“藏宝图”如同中国的武功秘籍。通常是半夜2点之后,他们拿着拐杖和泥锄,带着猎狗,偷偷按照地图指引去挖掘白松露。猎狗只要一发现松露的味道就会疯狂刨土,采集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就是一定要把土壤原样埋好,否则下一年就休想见到白松露的影子。你可以采摘食用我,但必须尊重我的一切习惯!
④而且,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松露和鱼子酱、鹅肝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食材,鱼子酱和鹅肝都已经找到了人工培育的方法,唯有松露只能完全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很奇怪对不对?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已经能够克隆一头牛,甚至开始解码自身的基因,可偏偏拿白松露毫无办法,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招安”,它和橡树根须之间需要的自然口令人类至今无法破译。它的人生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
⑤白松露的“傲骨”导致这种生物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这种野生真菌只在意大利小范围地方被发现,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
【小题1】白松露“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那么珍贵?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4分)
【小题2】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1)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安”。(2分)
(2)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2分)
【小题5】本文曾经在《深圳晚报》上发表,当时题为《白松露有“傲骨”》,与现在的题目相比,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4分)
汤园林
①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每454克的价格居然卖到2 000美元以上,尽管如此,它还是供不应求,被很多顶极餐厅视为珍宝,把它切成如纸一样薄的小片,洒在银盘里展示。无论你多么挥金如土,也不可能大快朵颐,每次也只能尝到那么薄薄的几片。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竟如此珍贵?
②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这里是它最温暖的家,也许不够美好不够肥沃,但它就是用全部心思爱着。因此,想要采摘白松露,只能在橡树密集的丛林里。有人曾经将菌种接在新鲜的橡树苗根部,然后小心地浇灌呵护,希望在这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茁壮成长。事实上,松露总是“不识好歹”地要么不长,要么就长成没有香味的怪物,松露没了香味,就像人失去灵魂,再也没有任何价值。它虽然不具备人类的复杂感情,但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它就敏感地觉察到了,它拒绝被赶离家园,拒绝被别人操纵。
③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它像一个隐士,从不轻易暴露在浮躁的人群中。在意大利,采集白松露需要牌照,挖掘松露的家庭世世代代从事此业,他们被称为“松露猎人”。通常“松露猎人”家里都有一张祖传的松露地图,就好像“藏宝图”,因为松露生长具有记忆性,即生长过松露的橡树下每年都会再生出松露来。因此哪片树林哪棵橡树下有松露就成为家族的最高机密,为了保持秘密,这张“藏宝图”如同中国的武功秘籍。通常是半夜2点之后,他们拿着拐杖和泥锄,带着猎狗,偷偷按照地图指引去挖掘白松露。猎狗只要一发现松露的味道就会疯狂刨土,采集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就是一定要把土壤原样埋好,否则下一年就休想见到白松露的影子。你可以采摘食用我,但必须尊重我的一切习惯!
④而且,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松露和鱼子酱、鹅肝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食材,鱼子酱和鹅肝都已经找到了人工培育的方法,唯有松露只能完全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很奇怪对不对?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已经能够克隆一头牛,甚至开始解码自身的基因,可偏偏拿白松露毫无办法,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招安”,它和橡树根须之间需要的自然口令人类至今无法破译。它的人生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
⑤白松露的“傲骨”导致这种生物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这种野生真菌只在意大利小范围地方被发现,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
【小题1】白松露“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那么珍贵?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4分)
【小题2】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1)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安”。(2分)
(2)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2分)
【小题5】本文曾经在《深圳晚报》上发表,当时题为《白松露有“傲骨”》,与现在的题目相比,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4分)
4.语言表达- (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9分)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这座隐藏在冰雪群山之中的天然园林就更是荡漾着盎然的春色了。那像塔一样巍然sǒng立的百内峰被厚厚的冰川紧裹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寒光闪闪的宝剑。两边逶迤绵延的雪峰犹如一条条银蛇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地舞动着。然而,就在这些冰峰雪岭的下面,却是无边无际的绿yīn。在路的两旁,我们不时看到野兔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成群的驼羊在草地上悠闲地漫步,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在草地上顽皮地嬉戏,偶尔还有一两只苍鹰从天空掠过。在山脚和山谷之间,潺潺的雪水汇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小湖,明净如镜的湖水倒映着雪山、草地、蓝天、白云,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幅绝妙无比的风景画。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sǒng( )立 绿yīn( ) 潺( )潺
【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3】”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 。”逶迤”的意思是 。(2分)
【小题4】文中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2分)
这座隐藏在冰雪群山之中的天然园林就更是荡漾着盎然的春色了。那像塔一样巍然sǒng立的百内峰被厚厚的冰川紧裹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寒光闪闪的宝剑。两边逶迤绵延的雪峰犹如一条条银蛇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地舞动着。然而,就在这些冰峰雪岭的下面,却是无边无际的绿yīn。在路的两旁,我们不时看到野兔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成群的驼羊在草地上悠闲地漫步,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在草地上顽皮地嬉戏,偶尔还有一两只苍鹰从天空掠过。在山脚和山谷之间,潺潺的雪水汇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小湖,明净如镜的湖水倒映着雪山、草地、蓝天、白云,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幅绝妙无比的风景画。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sǒng( )立 绿yīn( ) 潺( )潺
【小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3】”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 。”逶迤”的意思是 。(2分)
【小题4】文中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2分)
5.作文- (共1题)
11.
请以“别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50字。
(提示与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50字。
6.- (共1题)
12.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
(3)何陋之有之:
(4)不蔓不枝蔓: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小题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通过 ,表达自己的节操。(2分)
【小题4】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
(3)何陋之有之:
(4)不蔓不枝蔓: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小题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通过 ,表达自己的节操。(2分)
【小题4】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