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9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1

1.推断题(共1题)

1.
物质A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由铜在空气中加热获得;B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气体,硫磺燃烧可得到该气体;组成C单质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一的金属元素;D是一种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组成该气体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根据上述条件,推断出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什么,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计算题(共2题)

2.
某高钙片的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若此高钙片中所含钙元素都是来自碳酸钙,试计算该高钙片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
3.
蓝莓被誉为“世界水果之王”,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C15H11O6),具有活化视网膜的功效。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显酸性时呈红色,显碱性时呈蓝色。
(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_个原子。
(2)28.7g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的碳元素____?(请列式计算)

3.单选题(共17题)

4.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镁+氧气氧化镁
5.
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我腐烂了B.菜刀:我生锈了
C.煤气:我燃烧了D.玻璃杯:我被摔碎了
6.
在2018年航天科技集团的35次火箭发射任务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和长征二号丙火箭占全年发射次数的近六成堪称“主力军”。已知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下列说法中属于液氢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是透明、无色的
B.液氢可燃燃烧后生成水
C.液氢是密度最小的液体(0.071g•cm3
D.液氢的沸点极低(﹣252.8℃)
7.
关于铁(Fe)、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和硫酸亚铁(FeSO4)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氧化物B.都是化合物
C.都含有铁元素D.都含有氧分子
8.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B.白酒C.加碘盐D.食用醋
9.
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间空隙增大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0.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C.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D. 原子不显电性
11.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7×25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B.24C.56D.108
1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钾B.水C.黄金D.二氧化碳
13.
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是28.1 B. 相对原子质量是14
C. 原子个数是14 D. 原子序数是14
1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Hg:氦B.CuCO3:氢氧化铜
C.P2O5:五氧化二磷D.NaNO2:硝酸钠
15.
在压强为1.01×105时,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氦的沸点是﹣269℃.利用液化空气分离这三种气体,随温度升高,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 )
A.氦气、氮气、氧气B.氧气、氮气、氦气
C.氮气、氧气、氦气D.氧气、氦气、氮气
16.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7.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8.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B.液化气泄漏开灯检查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纸篓着火用水浇灭
19.
下列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块状煤碾成粉末B.净化尾气
C.充分利用热能D.减少空气通入量
20.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加热B.玻璃管套上橡皮管C.读取液体体积D.液体的倾倒

4.选择题(共2题)

21.752÷[87-(98-58)]=(   )
22.752÷[87-(98-58)]=(   )

5.填空题(共4题)

23.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中共涉及_____种元素,_____种分子。
(2)其中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_____。
24.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硫酸钠:_____;
②锌元素:_____;
③3个铝离子:_____;
2个水分子:_____;
⑤镁单质:_____。
25.
有媒体报道面条可燃,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
(1)仅从面条可燃烧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条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_____。
(2)粮食堆积在仓库里若通风不好,堆积久了可能引起_____而发生火灾。
(3)面粉厂的面粉若在空气中达到了一定的范围,遇到火源就有可能发生_____。
26.
(1)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1﹣2秒后取出来。可以看到处于火焰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灯焰中_____部分的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时_____。
(2)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_____然后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_____起来。
(3)清洗玻璃仪器时,当看到仪器中的水既不_____也不_____时就洗干净了。

6.实验题(共3题)

27.
根据如图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根据该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2)在该实验中,若红磷的用量不足,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则该实验能否成功?_____(填“能”或“不能”)。
28.
某同学要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请你协助该同学完成有关实验。
 
(1)在制取氧气之前我们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性。
(2)利用甲装置制氧气时试管中所放入的药品是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乙装置可用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在锥形瓶中所放的固体药品是_____,其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用该方法制取氧气时,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木炭熄灭后我们可以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
(5)图B中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一处错误的是_____;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9.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物质可以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与图1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欲使图2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否则易造成试管的破裂。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
(4)除了图3所示的情形外,在特定情况下水与火也可以相容,如钠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钠遇水生成了氢气和氢氧化钠试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