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4.
据悉,省运会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含有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热量并发出响声,同时产生大量白烟。撞击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红磷→五氧化二磷+氯化钾,则下列有关“火药”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经撞击,“火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
B.经过反应后,“火药”中的磷原子发生了改变 |
C.“火药”反应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 |
D.“火药”产生的白烟中含有_____(只写一种物质) |
5.
实验室需25mL的水进行实验,下列有关量筒量取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_____
A.应选用10mL量程的量筒量取水 |
B.当量筒内液面快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精确滴定 |
C.用手拿着量筒读数 |
D.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_____(选填“>”“<”或“=”)25mL |
2.简答题- (共1题)
6.
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今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五号卫星,它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①温室效应主要是向空气中排放过多的_____导致的;
②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PM 2.5 D 臭氧
(2)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的Bi2Te3含有_____种元素;
②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不同。
(3)“抖音”中有许多制作“大象牙膏“的有趣视频,其原理是过氧化氢溶液在碘化钾(KI)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将发泡剂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1)今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五号卫星,它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①温室效应主要是向空气中排放过多的_____导致的;
②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PM 2.5 D 臭氧
(2)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的Bi2Te3含有_____种元素;
②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不同。
(3)“抖音”中有许多制作“大象牙膏“的有趣视频,其原理是过氧化氢溶液在碘化钾(KI)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将发泡剂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7.
资料:(1)水的化学式为H2O,表示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碳、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1、16。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图

计算:①1摩尔水的水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_____个;
②1摩尔水的水分子中各原子的总数目是_____个;
③1摩尔水的水分子中氧原子质量为_____g;
④1摩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6.02×1023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图

计算:①1摩尔水的水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_____个;
②1摩尔水的水分子中各原子的总数目是_____个;
③1摩尔水的水分子中氧原子质量为_____g;
④1摩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4.流程题- (共1题)
8.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填名称);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选填“活泼”或“稳定”);
(4)甲烷(CH4)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5)合成尿素的反应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填名称);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选填“活泼”或“稳定”);
(4)甲烷(CH4)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5)合成尿素的反应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
5.单选题- (共10题)
15.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6.选择题- (共1题)
19.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mathml#} ={#blank#}1{#/blank#}.
7.填空题- (共3题)
21.
宏观一微观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1)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氧气由_____构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_____;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_____保持。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应前后一共有_____种物质;
②下列4种分子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该分子是_____(填字母序号)
(1)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氧气由_____构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_____;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_____保持。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应前后一共有_____种物质;
②下列4种分子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该分子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均以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上表中序号③对应的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
(4)R2+结构示意图如
所示,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均以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上表中序号③对应的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
(4)R2+结构示意图如

8.实验题- (共2题)
23.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图中装置一
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该错误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氧气的收集:[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Ⅲ.铁丝(含碳量0.69%)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图中装置一
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该错误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氧气的收集:[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氧气体积分数(%)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气平均体积分数(%) | 79.7 | 88.4 | 89.7 | ||||||
数据分析:(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Ⅲ.铁丝(含碳量0.69%)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