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为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学习小组称取了6g样品(杂质仅有氯化钠)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时,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_____。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1)A点时,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_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_____。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去年,江西省出台了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针对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气体成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
①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黄、木炭粉、硝酸钾。
②SO2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将SO2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做出猜想)猜想I:CO2;猜想Ⅱ:______;猜想Ⅲ:CO2和SO2。
(实验探究)化学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猜想的气体。

(现象与结论)
(反思评价)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
①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黄、木炭粉、硝酸钾。
②SO2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将SO2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会褪色。
(做出猜想)猜想I:CO2;猜想Ⅱ:______;猜想Ⅲ:CO2和SO2。
(实验探究)化学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猜想的气体。

(现象与结论)
现象 | 结论 |
①装置A中溶液不褪色,装置B中______ | 猜想I成立 |
②装置A中溶液会褪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______ |
③装置A中______ ,装置B中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反思评价)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
3.
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进行下列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建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由此判断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你认为小建的结论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3)小齐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4)为进一步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小思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建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由此判断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你认为小建的结论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3)小齐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4)为进一步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小思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取适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③______ |
②向滤液中滴加适量______溶液 | 溶液变红 |
3.流程题- (共1题)
4.
后母戊鼎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后母戊鼎是由青铜材料制成的,青铜材料的成分主要为铜锡合金,上述做法利用了青铜材料______(填字母)的优点。
A 导电性好
B 弹性好
C 耐腐蚀
(2)青铜和铜片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______。
(3)金属锡的冶炼原理是用锡石(主要成分为SnO2)与木炭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假黄金”欺骗了很多人,“假黄金”的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现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假黄金”中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其主要设计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后母戊鼎是由青铜材料制成的,青铜材料的成分主要为铜锡合金,上述做法利用了青铜材料______(填字母)的优点。
A 导电性好
B 弹性好
C 耐腐蚀
(2)青铜和铜片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______。
(3)金属锡的冶炼原理是用锡石(主要成分为SnO2)与木炭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假黄金”欺骗了很多人,“假黄金”的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现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假黄金”中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其主要设计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①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②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选择填充题- (共5题)
5.
江西庐山特产云雾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提高记忆力等保健作用。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每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N2分子 |
B.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4 |
C.属于有机物 |
D.______。 |
6.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含有酸根离子 |
B.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
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原子个数不同 |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______。 |
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
A | H2 | 水蒸气 |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
B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C | CaO | CaCO3 | 足量蒸馏水 |
D | CO2 | O2 | ______。 |
8.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辨别信息。如图饼干标签所示配料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
炼植物油、食盐、膨松剂等
XX饼干
配料:小麦粉、鲜鸡蛋、精炼植物油、食盐、膨松剂等
A.油脂 |
B.水 |
C.维生素 |
D.______。 |
5.推断题- (共1题)
10.
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的溶液显蓝色,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
(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_____(填序号)。
① 银 ② 一氧化碳 ③ 盐酸 ④ 氯化钠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
(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_____(填序号)。
① 银 ② 一氧化碳 ③ 盐酸 ④ 氯化钠
6.单选题- (共9题)
13.
1869年2月,零落散乱的化学帝国迎来了第一部宪法-《元素周期表》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我国新发布的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原子序数 l15 汉语拼音 mo
符号 Me 中文名称 镆
英文名称 Moscovium
原子序数 l15 汉语拼音 mo
符号 Me 中文名称 镆
英文名称 Moscovium
A.镆属于金属元素 |
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
C.“Mc”可以表示一个镆原子 |
D.镆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
1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7.填空题- (共3题)
20.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化学诗词大会更有一番情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描写了古人淘金时的情景。“是金子总会发光”,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烈火焚烧”是指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测得石灰石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3(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描写了古人淘金时的情景。“是金子总会发光”,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烈火焚烧”是指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测得石灰石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3(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1.
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励志诗《苔》因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而火了起来。全诗如下: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苔藓是高等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可以反映空气中的铅、铜镉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其中铜的元素符号为______),大多数的苔藓植物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酸中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中生长,能不断地分泌出酸性物质,溶解岩石(岩石中常含有碳酸钙,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表面,慢慢形成土壤。
22.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白糖 B 汽油 C 食盐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g。
②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1)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白糖 B 汽油 C 食盐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g。
②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8.实验题- (共1题)
23.
在一次实验操作考查时,老师给出了三组考签:A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B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C 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1)小桦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小桦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______(填“A”“B”或“C”)组实验。
②该实验无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芬同学抽到的是“配制50g 15%的氯化钠溶液”的考签。通过计算,她需要称量NaC1的质量为______g,量取水时,当加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接近所需的体积时,应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
(1)小桦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小桦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______(填“A”“B”或“C”)组实验。
②该实验无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芬同学抽到的是“配制50g 15%的氯化钠溶液”的考签。通过计算,她需要称量NaC1的质量为______g,量取水时,当加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接近所需的体积时,应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选择填充题:(5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