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已知C含有两种元素,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都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
(3)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种。

(1)物质E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
(3)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种。
2.计算题- (共1题)
2.
将20.0g铜锌合金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当加入148.4g稀硫酸时,不再有气体生成,此时测得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68.0g.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
(2)求反应后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
(2)求反应后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I, 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II:打开K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III:打开K2, 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1) 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___7. (填“<”“>"或“=”)
(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I和II____ (填 “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III, 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 CaCl2: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II:打开K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III:打开K2, 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1) 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___7. (填“<”“>"或“=”)
(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I和II____ (填 “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III, 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 CaCl2: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
C.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
D.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 |
9.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中的HCl气体 | 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着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
C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
D | 鉴别稀盐酸、NaOH 溶液、K2CO3溶液、(NH4)2CO3落液 |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 |
A.A | B.B | C.C | D.D |
10.
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I和I1.实验结束,将两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和固体B.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据此得出以下结论: ①通过实验I和II能验证Al、Ag. 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实验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③若A是无色溶液,A中可能含有AgNO3;④若A呈蓝色,溶液A中至少有两种溶质⑤若A呈蓝色,固体B中定不含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据此得出以下结论: ①通过实验I和II能验证Al、Ag. 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实验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③若A是无色溶液,A中可能含有AgNO3;④若A呈蓝色,溶液A中至少有两种溶质⑤若A呈蓝色,固体B中定不含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1个 B. 2个 | B.3个 | C.4个 |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饮用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 |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C.使用舒适耐磨的合成材料作布料,力促“不愁穿”成为现实 |
D.缺乏磷、钾、铁等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保健品 |
5.填空题- (共4题)
14.
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房中常用洗洁精除去油污,利用了洗清精对油污的__________作用。
(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吃粽子已成传统风俗。在制作粽子的原料中,糯米所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肯面。“玉兔二号”月球车使用铝合金、钛合金等多种金属材料。用镍基钛合金制造的轮胎受到冲压变形后,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镍基钛合金具有的性质有____ (填序号)
A 优良的塑性和韧性 B 熔点高于钛 C 形状记忆功能
(4)近期“水氢发动机汽车”备受关注和质疑。水制氢气过程成本太高受到质疑:以铝粉为核心原料的催化剂备受关注。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铝(同时生成种常见气体),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写出工业制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房中常用洗洁精除去油污,利用了洗清精对油污的__________作用。
(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吃粽子已成传统风俗。在制作粽子的原料中,糯米所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肯面。“玉兔二号”月球车使用铝合金、钛合金等多种金属材料。用镍基钛合金制造的轮胎受到冲压变形后,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镍基钛合金具有的性质有____ (填序号)
A 优良的塑性和韧性 B 熔点高于钛 C 形状记忆功能
(4)近期“水氢发动机汽车”备受关注和质疑。水制氢气过程成本太高受到质疑:以铝粉为核心原料的催化剂备受关注。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铝(同时生成种常见气体),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写出工业制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根据下列提供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与A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E和F两种元素的原子的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1)与A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E和F两种元素的原子的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A.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
17.
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 g.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 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 g.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 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