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62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8

1.流程题(共2题)

1.
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含 CuSO4、MgSO4及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骤如下:
I.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絮凝剂(混凝剂)甲,加速沉降;
Ⅱ.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
Ⅲ.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 pH=7,储存在指定容器中。

(1)测得原废液 pH=5,显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甲是_________(写物质名称);操作 X 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 X 是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应槽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写一个)。
2.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已知:锌的熔点 为 419℃,沸点为 907℃)

(1)反应区中,ZnCO3分解生成 ZnO 和另一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C 与 ZnO 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Zn,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
(3) “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Fe、HCl、NaOH、CaCO3和 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 X 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________(写一种)。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 1)按图 1 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 2)按图 2 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 1 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 1、实验 2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 3、图 4 所示。依据图 3、图 4 信息,_____(填"实验 1”或“实验 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 1 或图 2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写两点)。
(实验 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甲同学设计图 5 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 6 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5.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6.
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7.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有关 KCl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 6 种元素B.属于混合物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64
8.
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B.Na2CO3C.NaClD.NaOH
9.
《化学通讯》报道:“人造肉汉堡”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可以减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  是()
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无机盐
10.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11.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蚕丝与棉线
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
鉴别 H2SO4溶液和 NaOH 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
将 20g 浓盐酸加入 80g 水中,充分搅拌
 
A.AB.BC.CD.D
12.
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
C.20℃,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0%的 KNO3溶液
13.
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14.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D.为延迟食品的保质期,可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作防腐剂

5.填空题(共2题)

15.
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①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②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3C+2KNO3 X+3CO2↑+N2↑,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16.
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1)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2)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硏制岀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发明有望缓解的 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写一点)。
(3)回收的保鲜膜可转化为甲烷等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 CO2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反应物 CO2与产物 CH3COOH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7.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模拟氢氧焰实验。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现用下列仪器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标号)。
③欲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应从装置 F 的_____(填“a”或“b”)处通入气体。

(2)   模拟氢氧焰实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关闭 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②打开 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有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