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Na2CO3在工业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Ⅰ.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这个方法是由我国的制碱工业先驱_____发明的。
A 张青莲 B 道尔顿 C 侯德榜 D 华罗庚
Ⅱ.自然界有很多咸水湖,人们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方式获得湖盐,其中就含有Na2CO3。
(1)小明同学想对某夏天制得的湖盐样品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后他对样品成分做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NaCl、Na2CO3;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NaCl、Na2CO3、Na2SO4.
请帮助他完成如下实验:
(2)小明同学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湖盐样品1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注:所用药品均足量)

①反应结束之后打开止水夹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②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实验中碱石灰(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
④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33g,则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Ⅰ.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这个方法是由我国的制碱工业先驱_____发明的。
A 张青莲 B 道尔顿 C 侯德榜 D 华罗庚
Ⅱ.自然界有很多咸水湖,人们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方式获得湖盐,其中就含有Na2CO3。
(1)小明同学想对某夏天制得的湖盐样品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后他对样品成分做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NaCl、Na2CO3;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NaCl、Na2CO3、Na2SO4.
请帮助他完成如下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 |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①猜想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②_____ | ③_____ | 猜想三成立 |
(2)小明同学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湖盐样品1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注:所用药品均足量)

①反应结束之后打开止水夹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②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实验中碱石灰(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
④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33g,则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D均是氧化物且反应①有红色物质生成,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则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其总用钢量接近100万吨!请根据所学金属的有关知识回答:
(1)以赤铁矿为例,写出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2)向m克AgNO3、Cu(NO3)2 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则滤渣中一定有什么物质?并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以赤铁矿为例,写出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2)向m克AgNO3、Cu(NO3)2 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则滤渣中一定有什么物质?并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单选题- (共10题)
6.
锂电池在手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碳酸乙烯脂(C3H4O3)可作为锂电池的电解液,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脂中含有臭氧分子 |
B.碳酸乙烯脂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
C.碳酸乙烯脂中的碳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
D.碳酸乙烯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
7.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下列推理和归纳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
B.酚酞溶液可检验Ca(OH)2是否完全变质,则它也可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
C.H2、CO、CH4均是可燃性气体,则点燃前都必须验纯 |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8.
将物质按不同标准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氧化物:冰、干冰、生石灰 |
B.有机物:葡萄糖、碳酸、淀粉 |
C.溶液:矿泉水、空气、生理盐水 |
D.碱:氢氧化钾、熟石灰、烧碱 |
9.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10.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 |
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
C.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起杀菌作用 |
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
12.
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鉴别NH4NO3和NH4Cl﹣﹣加熟石灰研磨 |
B.鉴别羊毛线和涤纶线﹣﹣点燃闻气味 |
C.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适量铜粉 |
D.除去NaCl中的KNO3﹣﹣降温结晶 |
5.填空题- (共4题)
15.
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锶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锶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往往相同,则金属元素_____(填元素符号)与锶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是_____,要降低该溶液的浓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两溶液浓度相等。

(1)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是_____,要降低该溶液的浓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两溶液浓度相等。
18.
为除去某KCl溶液中的MgCl2、CaCl2及Na2SO4杂质,可进行下列操作: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K2CO3溶液;④加适量盐酸;⑤加过量KOH溶液。则该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用序号表示,每个操作限用一次),上述操作中加入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
6.实验题- (共3题)
19.
某同学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当酚酞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实验。

(1)最终溶液中的粒子有_____(用符号表示,酚酞除外)。
(2)该实验设计是通过验证_____来完成的(填序号,下同)。
①某种反应物的消失 ②某种新物质的生成
(3)若把该NaOH溶液换成等质量等浓度的KOH溶液,盐酸质量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不能与下列_____反应。
①二氧化碳 ②硝酸银 ③铁 ④碳酸钾

(1)最终溶液中的粒子有_____(用符号表示,酚酞除外)。
(2)该实验设计是通过验证_____来完成的(填序号,下同)。
①某种反应物的消失 ②某种新物质的生成
(3)若把该NaOH溶液换成等质量等浓度的KOH溶液,盐酸质量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不能与下列_____反应。
①二氧化碳 ②硝酸银 ③铁 ④碳酸钾
20.
化学常通过对比实验来获得信息。请根据图中三个对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白磷和水下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2)某同学针对实验B提出:空气中的氮气是否也参与到铁生锈的反应中呢?请改进上述B实验为该同学释疑(只需写出改进操作即可)_____。
(3)依据实验C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1)实验A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白磷和水下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2)某同学针对实验B提出:空气中的氮气是否也参与到铁生锈的反应中呢?请改进上述B实验为该同学释疑(只需写出改进操作即可)_____。
(3)依据实验C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