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62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Na2CO3在工业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Ⅰ.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这个方法是由我国的制碱工业先驱_____发明的。
A 张青莲  B 道尔顿    C 侯德榜 D 华罗庚
Ⅱ.自然界有很多咸水湖,人们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方式获得湖盐,其中就含有Na2CO3
(1)小明同学想对某夏天制得的湖盐样品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后他对样品成分做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NaCl、Na2CO3;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NaCl、Na2CO3、Na2SO4
请帮助他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猜想_____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②_____
③_____
猜想三成立
 
(2)小明同学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湖盐样品1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注:所用药品均足量)

①反应结束之后打开止水夹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②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实验中碱石灰(含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
④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33g,则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D均是氧化物且反应①有红色物质生成,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E可用作补钙剂。则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简答题(共2题)

3.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其总用钢量接近100万吨!请根据所学金属的有关知识回答:
(1)以赤铁矿为例,写出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2)向m克AgNO3、Cu(NO32 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则滤渣中一定有什么物质?并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配制成10%的稀硫酸。
(1)请写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
(2)请描述测定该稀硫酸pH的方法。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B.Fe2O3→FeCl2
C.Cu→Cu(NO32D.Na2CO3→NaOH
6.
锂电池在手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碳酸乙烯脂(C3H4O3)可作为锂电池的电解液,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乙烯脂中含有臭氧分子
B.碳酸乙烯脂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碳酸乙烯脂中的碳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D.碳酸乙烯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7.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下列推理和归纳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酚酞溶液可检验Ca(OH)2是否完全变质,则它也可检验NaOH是否完全变质
C.H2、CO、CH4均是可燃性气体,则点燃前都必须验纯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8.
将物质按不同标准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氧化物:冰、干冰、生石灰
B.有机物:葡萄糖、碳酸、淀粉
C.溶液:矿泉水、空气、生理盐水
D.碱:氢氧化钾、熟石灰、烧碱
9.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醋酸中加入水
B.向一定量的锌粉中加入盐酸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10.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和Mg2+
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C.净水过程中加明矾可起杀菌作用
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11.
酸雨对下列设施的腐蚀作用最强的是(  )
A.塑料窗框B.铜制塑像C.大理石围栏D.柏油路面
12.
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鉴别NH4NO3和NH4Cl﹣﹣加熟石灰研磨
B.鉴别羊毛线和涤纶线﹣﹣点燃闻气味
C.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适量铜粉
D.除去NaCl中的KNO3﹣﹣降温结晶
13.
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
A.氯化钾B.过磷酸钙C.硫酸钾D.尿素
14.
人的机体活动需要能量,下列食物中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的是(  )
A.大米B.牛奶C.水D.蔬菜

5.填空题(共4题)

15.
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锶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锶元素位于第_____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往往相同,则金属元素_____(填元素符号)与锶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16.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碘酒溶液中的溶剂_____,农业上常用_____作复合肥的盐。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之比是_____,要降低该溶液的浓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_____℃,两溶液浓度相等。
18.
为除去某KCl溶液中的MgCl2、CaCl2及Na2SO4杂质,可进行下列操作: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K2CO3溶液;④加适量盐酸;⑤加过量KOH溶液。则该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用序号表示,每个操作限用一次),上述操作中加入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

6.实验题(共3题)

19.
某同学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当酚酞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实验。

(1)最终溶液中的粒子有_____(用符号表示,酚酞除外)。
(2)该实验设计是通过验证_____来完成的(填序号,下同)。
①某种反应物的消失    ②某种新物质的生成
(3)若把该NaOH溶液换成等质量等浓度的KOH溶液,盐酸质量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不能与下列_____反应。
①二氧化碳    ②硝酸银   ③铁   ④碳酸钾
20.
化学常通过对比实验来获得信息。请根据图中三个对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白磷和水下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
(2)某同学针对实验B提出:空气中的氮气是否也参与到铁生锈的反应中呢?请改进上述B实验为该同学释疑(只需写出改进操作即可)_____。
(3)依据实验C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
21.
化学离不开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