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村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2H5O2N)、丙氨酸(X)、丁氨酸(C4H9O2N)、戊氨酸(C5H11O2N)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已知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已知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制作电脑芯片的材料为高纯硅,工业上制造高纯硅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某些反应过程中的部分物质没有在图中标出):

(1)SiHCl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3)第①步至第④步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第_____步。
(4)第④步反应,除生成纯硅以外,还有HCl生成。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SiHCl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3)第①步至第④步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第_____步。
(4)第④步反应,除生成纯硅以外,还有HCl生成。写出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选择序号填空)。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选择序号填空)。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
4.
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可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2)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理由是_____(选择序号填空)。
A 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 湿毛巾会吸收CO
C 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1)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可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2)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逃生,理由是_____(选择序号填空)。
A 湿毛巾可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
B 湿毛巾会吸收CO
C 地面附近的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4.计算题- (共2题)
5.
今年4月,多家媒体报道,中科院专家的研究成果中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C16H12O5)的合成机制,成功解析了一种使用2000多年的药用植物中的珍贵化学物质合成途径。请计算:
(1)汉黄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汉黄芩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m(C):m(H):m(O)=_____。
(1)汉黄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汉黄芩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m(C):m(H):m(O)=_____。
6.
某市售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小张同学取5mL该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2所示。

(1)小张同学所取的5mL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克。
(2)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_____(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小张同学所取的5mL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克。
(2)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_____(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慢慢通入CO2气体,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所得溶液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査阅资料)资料一:将CO2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先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当NaOH反应完全后,继续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与NaCl溶液均呈中性; NaHCO3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二:溶质全为Na2CO3
(1)你认为猜想三:溶质为_____
猜想四:溶质全为 NaH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5)你认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査阅资料)资料一:将CO2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先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当NaOH反应完全后,继续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与NaCl溶液均呈中性; NaHCO3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NaOH和Na2CO3
猜想二:溶质全为Na2CO3
(1)你认为猜想三:溶质为_____
猜想四:溶质全为 NaH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猜想_____不成立 |
② |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 (3)现象为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③ | 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加入适量稀HCl | 有气泡产生 | (4)猜想_____成立 |
(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5)你认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6.单选题- (共17题)
9.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OH+CuSO4═Na2SO4+Cu(OH)2↓ |
B.CaCO3+CO2+H2O=Ca(HCO3)2 |
C.2NaNO3![]() |
D.CuO+H2![]() |
1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M |
反应前的质量/g | 20 | 5 | 3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值 | 30 | 3 | 8 |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 |
D.待测值为13 |
13.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
C.NO与N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D.10mL H2O与10mL C2H5OH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
14.
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Y>X>Z |
B.Y的溶解度为50g |
C.降低温度可使Z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D.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
15.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 杂质(少量) | 除杂试剂及方法 |
A | O2 | CO2 | 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 |
B | NaCl溶液 | Na2CO3 | 先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NaOH溶液调节pH=7 |
C | Fc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D | 铜粉 | 铁粉 |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20.
为响应党的号召,益阳市采取了一系列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益阳市不会采纳的是( )
A.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
B.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
C.整改或关停排放物不达标的企业 |
D.大规模围湖造田,以发展经济 |
21.
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
D.碳单质不溶于水 |
22.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化学实验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A.闻灼烧织物产生的气味,可以区分某织物是羊毛织品还是合成纤维织品 |
B.电解H2O生成H2和O2,可以说明H2O是由H2和O2组成的 |
C.观察加入食盐振荡后生成泡沫的多少,可以区分某水样是软水还是硬水 |
D.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可以证明氧气是否集满 |
23.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
7.填空题- (共4题)
25.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合金中铝的元素符号是_____,生石灰的化学式是_____。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3)某种硫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个硫原子,这种硫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
(1)铝合金中铝的元素符号是_____,生石灰的化学式是_____。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3)某种硫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个硫原子,这种硫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6.
从NH3、CO、CH4和NH4H2PO4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
(2)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可用于冶金工业炼铁的是_____。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
(2)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可用于冶金工业炼铁的是_____。
27.
钙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钠、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作用。
(1)少儿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体内缺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三种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pH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1)少儿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体内缺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三种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pH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28.
材料一:候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的生产过程:

①20℃时,将CO2通入含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生成 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
②将①中的产物 NaHCO3晶体充分加热分解,得到Na2CO3、H2O和CO2。
材料二: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①步反应中,有 NaHCO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l和NaCl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
(2)该生产过程中部分生成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的是_____,同时得到的副产品NH4Cl是一种氮肥。

①20℃时,将CO2通入含NH3的饱和NaCl溶液中,生成 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
②将①中的产物 NaHCO3晶体充分加热分解,得到Na2CO3、H2O和CO2。
材料二: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
NaCl | NH4Cl | NaHCO3 |
36.0 | 37.2 | 9.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①步反应中,有 NaHCO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l和NaCl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
(2)该生产过程中部分生成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的是_____,同时得到的副产品NH4Cl是一种氮肥。
8.实验题- (共2题)
29.
实验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种药品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⑤的名称为_____。
(2)利用上述药品及仪器可以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组装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需要选择的最佳仪器是(选择序号填空)_____。

(1)仪器⑤的名称为_____。
(2)利用上述药品及仪器可以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组装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需要选择的最佳仪器是(选择序号填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