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1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3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B.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C.《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2.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要/阻 然/障/息敛声
B.红/逃/反 裁/难分伯
C.首/学/点/精竭虑
D.琴/船 悟/教 步/日如年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造旨 帷幕 因地制宜 造形艺术
B.斟酌 制载 别出心裁 永垂不朽
C.驻足 湛蓝 张皇失措 精疲力竭
D.轩榭 伧俗 月明风轻 转弯抹角
4.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
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
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
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6.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睛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使 至 塞 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______,____。
【小题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见
(2)略无
(3)多趣味
(4)林寒涧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猿则百叫无
B.虽乘御风,不以疾也/猛浪若
C.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负势竞/横柯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___________”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小题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底 层 情 话
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来自遥远南方的情意,赠物人都是年轻的打工族。
③给我送咸鱼干的女孩,是我们楼下餐馆的服务员,想必是她春节回乡探亲归来,给我带了家乡特产。平日,我常到这个小餐馆独饮,随手带去的报纸和刊物,便顺手送给她。她是湖南岳阳地区的高中生,为谋生到北京来打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想,给她一些报刊能让她与文化相伴,聊以充实枯燥而单调的生活。
④而今,我想她送来的家乡特产,可能是对我的一种答谢吧。
⑤通过邮政快递送来猪肘子的打工者吴成丰在邮件附言中说,年底家里杀了一头肥猪,便邮来刚刚腌好的猪肘,让我尝尝鲜。我想,农村生活相当清苦,杀上一头猪过年,我怎么能接受这沉甸甸的馈赠呢。但是东西已经邮来了,退回去,无疑会伤害他的心,不退回去,那猪肘子让我和妻子如何下咽?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快递单上的地址给他家寄去200元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上几天,那200元钱又被寄了回来,吴成丰在汇款附言里写上了这样的话:“老师,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我家虽然很穷,但不能花你们的钱。”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⑥吴成丰是装修队里的一个油漆工,我和他的相识,缘起于去年冬天他为我粉刷书房。那是一个北风呼号的日子,室外温度已然降到了零下10摄氏度,妻子看见小吴只穿着一件单衫,冻得直流清鼻涕,便把我的一件羊毛背心送给了他,让他立刻穿在身上。这个小吴当时挺惹我生气的,他说他不冷,死活不肯收下这件暖身之物,直到我发了脾气。我觉得这个小青年的自尊心强得有点出格,内心深处似乎对社会有某种仇视。于是,我主动找他聊天,他对我倾吐的话,让我对打工族生活之艰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最最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学迷——他给我带来了他写的两本厚厚的杂记,其中,有对当今诗词的针砭,有对为富不仁者的嘲讽,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⑦我与他聊写作,谈人生。有一天,我特意到民工们同住的屋子里去看望他,并给他带去一些稿纸和几本书籍。书籍中有我初涉文学时的感悟《文学的梦》,有刚出版不久的长篇小说《龟碑》。在《文学的梦》的扉页上,我特意把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的经典之句送给了他:“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说:“这几句人生格言曾给过我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转赠给你。”记得小吴读了这几句话后,立刻对我说:“这对我太重要了,谢谢你,丛老师!”
⑧我曾问过自己:那么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你行善行得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然而我的信条是,只要让我碰上了,就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温暖。
⑨仔细推敲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本能,不仅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更与我后来经历过的二十年的底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今天的我突然变成只会向上看天,而不会向下看地的“势利眼”,那就是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
⑩如今这样一群看似最不光鲜、微不足道的人,也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他们细腻美好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爱,这让我更觉得快慰。
但愿城市中的文化人也能“向下看”,更多地关注这些打工族的生存状态。
【小题1】第②段中说“我”感到很快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
【小题2】从记叙顺序看,第③段属于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小题3】细读第⑥⑦段,第⑤段中的句子“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谈谈你对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额头
蒋 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小题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题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小题4】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5.作文(共1题)

11.
请以“难忘的深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