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请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_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______________。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_____________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探究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 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
______ | ______ | 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的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 | ______ |
3.单选题- (共11题)
6.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2年桂林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焚烧 | B.倾倒入漓江 |
C.深埋入土中 |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
8.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②调整零点 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①② | D.①③② |
9.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3题)
15.
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15mL(填“<”、“>”或“=”)。
16.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_____,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______,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
17.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