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小红称取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2溶液进行该化肥中(NH4)2SO4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

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____、____;
(2)该化肥属于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计算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滴入Ba(OH)2溶液质量/g | 50 | 100 | 150 | 200 |
生成沉淀质量/g | 2.33 | 4.66 | 6.99 | m |
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
(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____、____;
(2)该化肥属于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3)计算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知识后,对金属钙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对金属钙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钙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取一粒金属钙投入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钙粒与水剧烈反应,四处游动,产生气泡,溶液出现浑浊,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往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金属钙能与水反应。经进一步检验,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请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交流与反思)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的原因是___。
(2)对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OH)2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称取10.0g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C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装置增重0.9g,B装置增重2.2g
(分析与结论)该包干燥剂的成分有____(填化学式),其中Ca(OH)2的质量为___g。
(反思与拓展)
①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
②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小的成分是___。
(1)对金属钙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钙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取一粒金属钙投入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钙粒与水剧烈反应,四处游动,产生气泡,溶液出现浑浊,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往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金属钙能与水反应。经进一步检验,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请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交流与反思)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的原因是___。
(2)对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OH)2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称取10.0g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C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装置增重0.9g,B装置增重2.2g
(分析与结论)该包干燥剂的成分有____(填化学式),其中Ca(OH)2的质量为___g。
(反思与拓展)
①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
②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小的成分是___。
3.
请结合A、B、C、D、E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___;b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进行CO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C中试液变红色,D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B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D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填序号)
A H2 B O2 C NH3 D SO2
(4)图E中四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氧气,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更符合环保、节能、安全要求的方法是___(填数字序号)

(1)写出A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___;b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进行CO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C中试液变红色,D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B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D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填序号)
A H2 B O2 C NH3 D SO2
(4)图E中四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氧气,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更符合环保、节能、安全要求的方法是___(填数字序号)
3.流程题- (共1题)
4.
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简答题- (共2题)
5.
贵港市被誉为“荷城”、“玉桂之乡”。今年我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市花为荷花、市树为玉桂树。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荷香溢满城。玉桂树皮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是肉桂醛。肉桂醛化学式为C9H8O,常温下呈淡黄色液体,有桂皮油香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色。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荷香溢满城的原因____。
(2)常喝莲藕骨头汤可以补充___元素,防止骨质疏松。
(3)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放出____,缓解温室效应。
(4)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__,其属于____(填“无机”或“有机”)物。上述对肉桂醛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1)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荷香溢满城的原因____。
(2)常喝莲藕骨头汤可以补充___元素,防止骨质疏松。
(3)玉桂树发生光合作用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放出____,缓解温室效应。
(4)肉桂醛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___,其属于____(填“无机”或“有机”)物。上述对肉桂醛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6.
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g。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g | 10.0 | 18.0 | 36.0 | 56.0 |
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

(1)甲属于____(填“易”或“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
(3)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__g。
5.推断题- (共1题)
7.
如图所示,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S、Cl、Na、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一种元素组成,B、D、G、H、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固态G俗称“干冰”。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B_____,I____。
(2)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写出化学式:B_____,I____。
(2)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6.单选题- (共14题)
11.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
12.
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
A.7:1 | B.7:8 | C.7:16 | D.7:32 |
13.
如图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锆误的是( )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
B.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3 |
C.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
D.碘属于第7周期元素 |
16.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O2、N2、CO2三种气体 | 分别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B | 检验CO32- | 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C | 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 | 先通入NaOH溶液,再加入稀硫酸 |
D |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 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7.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 |
B.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 |
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
7.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