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2.
某研究小组受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启发,查阅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的实验资料。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纯过氧化氢24h的分解率见下表:
请回答:
(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贮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氢时,使用铝罐(槽)而不使用不锈钢罐(槽),其原因是_____ 。
实验编号 | 离子 | 加入量(mg•L-1) | 分解率% |
① | 无 | - | 2 |
② | Al3+ | 1.0 | 2 |
③ | Fe3+ | 1.0 | 15 |
④ | Cu2+ | 0.1 | 86 |
⑤ | Cr3+ | 0.1 | 96 |
请回答:
(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贮运浓度较高的过氧化氢时,使用铝罐(槽)而不使用不锈钢罐(槽),其原因是_____ 。
3.
某实验小组进行物质溶解实验,20℃时,称取2.5g、5.0g、7.5gNaOH固体,分别加入3个小烧杯中(均已盛装50mL水),均完全溶解。通过数字化实验测得它们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依据该实验,你能获得哪些有关NaOH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结论?(写出两点,请按示例回答。)
示例:证据:曲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NaOH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
1___________;2_________

依据该实验,你能获得哪些有关NaOH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结论?(写出两点,请按示例回答。)
示例:证据:曲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NaOH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
1___________;2_________
4.
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请回答:
(1)塑料、合成橡胶、_____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1)塑料、合成橡胶、______并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某种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铁质自来水管道正逐步被塑料自来水管道代替。使用塑料管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2.计算题- (共3题)
6.
2019年4月以来,为防控非洲猪瘟,海南省防疫部门使用二氯异氰脲酸钠(化学式为C3Cl2N3O3Na)杀菌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1)二氯异氰脲酸钠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5000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的质量是____。
(1)二氯异氰脲酸钠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5000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的质量是____。
7.
某工业品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请回答:
(1)将该盐酸敞口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3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盐酸因含有少量Fe3+而显黄色(其他杂质忽略不计)。现取少量样品,与适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实验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H+和NO3-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______。
(1)将该盐酸敞口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3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盐酸因含有少量Fe3+而显黄色(其他杂质忽略不计)。现取少量样品,与适量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实验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H+和NO3-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______。
3.科普阅读题- (共1题)
8.
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

4.单选题- (共14题)
1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
13.
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 |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14.
实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
B.烧瓶中的物质一定是锌与稀硫酸 |
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 |
D.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 |
16.
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
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
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 |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18.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 |
B.t2℃时,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 |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
2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在呵护海南蓝天碧水的行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科学管理水产养殖 |
B.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
D.增高烟囱排放废气 |
22.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稀盐酸 | 碳酸钙 | 产生气泡 |
B | 浓硫酸 | 氧化铁 | 产生气泡 |
C | 氯化钡溶液 | 硫酸钾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硫酸铜溶液 | 产生蓝色沉淀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1题)
23.
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①赤铁矿②医用酒精③碳酸氢钠④液氧
(1)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_____;
(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______;
(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
(1)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_____;
(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______;
(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计算题:(3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