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43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7

1.简答题(共1题)

1.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_____,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计算题(共1题)

2.
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 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50
50
50
NaOH溶液质量/g
20
40
60
m/g
42.45
44.9
44.9
 
(1)50g 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星为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__(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试剂X是_____。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5.单选题(共13题)

5.
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C.探究水的组成
D.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
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晶体﹣铝、冰、海波
B.绝缘体﹣塑料、橡胶、石墨
C.混合物﹣乙醇、海水、碳酸氢钠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7.
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9.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O2
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氯酸钾﹣KClO3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0.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11.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A.AB.BC.CD.D
12.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13.
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4.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
15.
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B.油脂C.蛋白质D.糖类
16.
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7.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B.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C.在高原上用高压锅煮饭
D.雷雨时打着伞在开阔地行走

6.填空题(共3题)

18.
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40℃,完全燃烧了0.15m3的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水需吸收_____J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为_____%[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是3.5×107J/m3]。
19.
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
(2)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
(5)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_____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20.
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_____。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