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_: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
(2)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图2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方框丁中微粒的图示为_______,甲对应的物质表现出了_______性。
(3)类价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从含碳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表格:

(1)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_: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
(2)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图2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方框丁中微粒的图示为_______,甲对应的物质表现出了_______性。
(3)类价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从含碳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表格:
转化类型 |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用途 |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 _______ | 工业炼铁 |
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 NaHCO3+HCl=NaCl+CO2↑+H2O | _______ |
2.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与实验。

(1)A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仪器。
(3)D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_______。
(4)E图中能够说明Cu和Ag活动性顺序的现象是_______。

(1)A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仪器。
(3)D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_______。
(4)E图中能够说明Cu和Ag活动性顺序的现象是_______。
3.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2.计算题- (共2题)
4.
图为某琥珀酸亚铁口服片的说明书。请计算:

(1)琥珀酸亚铁中氢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按治疗用量服用,成人每天最多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只列出计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结果)。

(1)琥珀酸亚铁中氢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按治疗用量服用,成人每天最多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只列出计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结果)。
5.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g.(结果精确到0.1g)
(2)冷却至室温,将剩余的固体溶解在85.1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

(1)反应结束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g.(结果精确到0.1g)
(2)冷却至室温,将剩余的固体溶解在85.1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
3.推断题- (共1题)
6.
元旦晚会上,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填名称)溶液。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填名称)溶液。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鱼浮灵”是常用的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溶于水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鱼苗及活鱼运输成活率。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鱼浮灵”的化学性质、增氧原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a.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其水溶液中含有Na+、OH-、CO32-、H2O2。
b.Na+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c.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溶液,OH-的浓度也相同。
探究一 过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二“鱼浮灵”增氧原理
(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猜想假设)猜想一:CO32- 猜想二: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相同温度下,进行H2O2溶液以及H2O2溶液中分别加Na2CO3、NaOH的实验,测定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溶解氧含量(mg/L),数据如下: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_______正确。
(反思交流)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
(查阅资料)a.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其水溶液中含有Na+、OH-、CO32-、H2O2。
b.Na+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c.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溶液,OH-的浓度也相同。
探究一 过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 |
1.取样,溶于水,滴加_______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
2.取样,溶于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 _______ | _______ |
探究二“鱼浮灵”增氧原理
(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猜想假设)猜想一:CO32- 猜想二:OH-猜想三: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相同温度下,进行H2O2溶液以及H2O2溶液中分别加Na2CO3、NaOH的实验,测定相同时间内溶液的pH、溶解氧含量(mg/L),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试剂 | H2O2 | H2O2+Na2CO3 | H2O2+NaOH | H2O2+NaOH |
pH | 6.01 | 8.14 | 8.14 | 9.26 |
溶解氧 | 6.44 | 9.11 | 9.11 | 10.97 |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_______正确。
(反思交流)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
5.流程题- (共1题)
8.
已知某水泥样品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二氧化硅,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铝、氧化镁等金属氧化物。国家标准实验中测定水泥中钙含量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高锰酸钾对CaC2O4进行滴定。其流程如图:

已知:①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②氨水显碱性,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1)pH=5.5的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水泥样品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3)步骤Ⅰ与步骤Ⅱ中涉及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固体B中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任写一个)。
(4)步骤Ⅲ中生成Ca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已知:①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②氨水显碱性,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1)pH=5.5的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水泥样品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3)步骤Ⅰ与步骤Ⅱ中涉及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固体B中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任写一个)。
(4)步骤Ⅲ中生成Ca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单选题- (共25题)
10.
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观一一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
B.转化观一一铁与盐酸反应可以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
C.微粒观一一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
D.守恒观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13.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14.
工业中利用如下反应合成SO3:2SO2+O2
2SO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投入SO2、O2、SO3、V2O5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t1 | 100 | 5 | 80 | 5 |
t2 | 60 | 55 | a | b |
t3 | 40 | c | d | 5 |
A.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V2O5 |
B.参加反应的SO2分子、O2分子的个数比为2:1 |
C.丙物质是O2 |
D.d=15 |
15.
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D.![]() |
18.
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所介绍,国内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
B.图中x=18 |
C.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 |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
20.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 |
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 |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 |
2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少量硫酸铜 |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
B |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镁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
D |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
A.A | B.B | C.C | D.D |
23.
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放在汽车内除异味 |
B.熟石灰微溶于水--改良酸性土壤 |
C.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 |
D.氯化钠可以降低水的熔点--用作融雪剂 |
26.
201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D.农业上大水漫灌农作物 |
32.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南松为可燃物 |
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 |
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D.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 |
7.填空题- (共2题)
34.
2019年北京世园会甘肃展区展现了陇原大地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展区内:
(1)临夏紫斑牡丹以及牡丹酿制的美酒沁人心脾,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牡丹酿制美酒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用岷县产的中药材黄芪切片堆叠而成的架构作品呈现了一种自然和谐之美。黄芪中含有胆碱(化学式为C5H15NO2),胆碱由____种元素组成。
(3)彩绘的敦煌壁画蕴含着甘肃辉煌的历史文化。敦煌壁画以雌黄(三硫化二砷)等为颜料。已知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s,三硫化二砷的化学式为_______。
(1)临夏紫斑牡丹以及牡丹酿制的美酒沁人心脾,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牡丹酿制美酒的过程属于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用岷县产的中药材黄芪切片堆叠而成的架构作品呈现了一种自然和谐之美。黄芪中含有胆碱(化学式为C5H15NO2),胆碱由____种元素组成。
(3)彩绘的敦煌壁画蕴含着甘肃辉煌的历史文化。敦煌壁画以雌黄(三硫化二砷)等为颜料。已知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s,三硫化二砷的化学式为_______。
35.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MgSO4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KCl的溶解度。
(2)将t1℃时,MgCl2、KC1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
(3)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MgCl2的质量为_______g。
(4)欲使MgCl2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填一种)。

(1)t1℃时,MgSO4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KCl的溶解度。
(2)将t1℃时,MgCl2、KC1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
(3)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MgCl2的质量为_______g。
(4)欲使MgCl2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填一种)。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