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救人反被讹事件的屡次发生让许多人碰到类似的事选择了袖手旁观,其实世上还是好人多,只是恶被媒体放大了。
B.春风到处,冰雪融化,青草萌发,动物伸着懒腰结束了冬眠,真是妙手回春啊!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D.复习中,过度地向学生提要求、施压力,无异于揠苗助长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C.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
D.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的感情,而且还能增长人的知识。
3.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用事实作论据时,对所运用的事实必须调查核实,每个情节、每个数字都不允许浮夸不实。
②所以,还要充分考虑事实的代表性,对众多的事实进行精心选择。   
③用事实作论据,事实必须确凿,有代表性。 
④有些事情虽然属实,但只是个别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引用这样的事实作论据,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⑤事实不确凿,论点就站不住脚,事实没有代表性,论点就缺乏说服力。
A.⑤①③④②B.③⑤①④②C.③①④②⑤D.①②④⑤③
4.
给下面消息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报道:3月11日,央视联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华医学会等部门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村医王焕云位列其中。
2月14日,王焕云曾亮相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近半小时的纪录片,讲述竹山村医王焕云从发现艾滋病群、到扛起防治艾滋病重任这一路的艰辛和坚守。王焕云自2002年发现竹山县首例艾滋病人后,担起竹山县溢水镇陈家铺村及周边30名艾滋病人的治疗工作,并义务在该区域普及艾滋病防护知识,消除乡亲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对艾滋病的恐惧。他还和艾滋病人同吃同住,免费治疗艾滋病人。
记者了解到,53岁的王焕云为撑起陈家铺乡村卫生室,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已说服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工作的儿子回到家乡,和他一道坚守在防艾一线。(有删改)
A.王焕云亮相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讲述自己的事迹。
B.王焕云12年坚守,扛起本村及周边的防艾重任。
C.王焕云父子一起坚守防艾一线。
D.王焕云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5.   名句填空。
6.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2.字词书写(共1题)

7.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侧(cè)隐瑰(guì)宝参差(cī)门廷(ting)若市
B.聆(líng)听峰峦(luán)执拗(niù)鞠躬尽瘁(cuì)
C.深谙(ān)吮(sǔn)吸跌宕(dàng)胸有陈(chen)竹
D.凝(níng)望邂诟(hòu)雄踞 (jū) 消声匿(nì)迹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后面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面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徐公来,视之(仔细)徐公何能及君也(有什么才能)
B.其妻曰(对……说)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C.于是入见威王(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于齐(朝见)
D.时时而进(间或,偶尔)皆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题3】下面是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邹忌从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得到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
B.全文情节完整,按“比美悟理”——“进谏”——“纳谏”——“齐国大治”的顺序,环环相扣。
C.文中通过细节和肖像、对话描写来刻画邹忌的形象,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D.语言精练,繁简适度,是本文的又一特色。如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
【小题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