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十大名校九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5/29

1.选择题(共2题)

1.如图所示,摄影爱好者S在某公园A处,发现正前方B处有一立柱,测得立柱顶端O的仰角和立柱底部B的俯角均为 π6 .设S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为 3

2.如图所示,摄影爱好者S在某公园A处,发现正前方B处有一立柱,测得立柱顶端O的仰角和立柱底部B的俯角均为 π6 .设S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为 3

2.课内阅读(共1题)

3.
(15分)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耕于南阳()
攘除奸凶() ④以其咎()⑤深入不毛(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3】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托孤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3.语言表达(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
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应该是一尾鱼,而不应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那样的生活看似自由,却也潜伏着随时被汹涌的溪水甩向岸边的危险。困难永远不是前进路上的(  )赘。真正倔强的生命,应该像逆流而上的鱼群,昂起头,一路逆水而上。也许途中布满坎坷,我将无惧艰险     。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篇吗?那摇曳多恣的水草和岸边即将绽放的花(  )不也正在为它们鼓掌吗?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将在美丽的晨曦中到达胜利的彼岸,到那时再眺望来时的路,心灵将会得到最大的慰jiè( )。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赘   花(  )  慰jiè( )
【小题2】找出文中的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语(2分):把“   ”改为“
【小题3】“晨曦”的意思是(2分):    
【小题4】根据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句(2分):
也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课内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