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长沙南雅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2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4

1.选择题(共12题)

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今年结束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中国金花李娜的表现相当给力,以二比零直落两盘,击败齐布尔科娃获得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B.城市建设不是面子工程,不应作秀,而应当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C.升学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认真努力,每一条道路都一定可以走向成功。
D.“我读经典”系列读书活动深受我市青少年欢迎,同学们趋之若鹜,从中吸取文化精髓。
2.
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预计,“五一”3天小长假,地铁2号线发送乘客总数将近百万人次左右。
B.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是很必要的。
C.中国驻菲大使馆要求菲方立即释放被扣渔民,归还渔民财产,杜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侵权行为,不要采取任何挑衅行为。
D.长沙铜官窑曾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对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化学式:C15H24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下列语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你在过斑马线时对鸣喇叭的司机说:“叫什么叫,没看到我正过马路吗!”
B.出校门时你对要求你刷卡的保安说:“好的,请稍等。”
C.当你没生活费时打电话给父母说:“快点给我送钱来,不然我就饿死了。”
D.当卫生委员安排你打扫卫生时,你说:“怎么又是我,你不能帮我打扫一下吗?”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8.水是生命之源,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9.水是生命之源,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0.对课本的实验改进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体现;宏观实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萍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可以迅速观察到明显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萍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1.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化学与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这里的碘、钙、铁是指(   )
12.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2.诗歌鉴赏(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

【小题1】这首词上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小题2】下阕“敲门试问野人家”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整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14.
唐太宗论弓矢
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朕少弓矢 ( ) (2)非良材 ( )
(3)能遍知乎 ( ) (4)延见 ( )
【小题2】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意。(2分)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小题3】阅读这个语段,说说唐太宗因为什么而改变了施政方案?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4分)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5.
说明文阅读(共8分)
打印出个世界
①3D打印,也叫三维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也称“叠层制造”工艺,最早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这种工艺的原理是,在一个平面上指定的位置放置并固化材料,然后通过逐层打印,把材料堆积成三维物体。
②基于这样的工作原理,3D打印技术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并不快,且成本昂贵,但此技术从零开始堆积材料,不受传统加工手段制约,可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的产品。比如说你要在零件里面打印一些复杂却十分精确的孔,或者要做一个中空的牙齿模型,这时用3D打印工艺就比传统加工工艺快捷省事。最重要的是,3D打印技术让零件的制造不再拘泥于工艺,而取决于想法,越是稀奇古怪,越是传统加工工艺无法加工的零件,就越是3D打印技术的用武之地。比如科幻电影《我机器人》中出现的奥迪RDQ,其超现实的水滴形车身就是由德国库卡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
③由于3D打印技术自身的特点,其成熟的应用多出现在医学、教育领域,用于制造那些传统工艺无法精确完成,却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的单个零件。比如制造出用于移植手术的人造骨髓;还可以制作器官模型,供医生个人练习,为手术做准备。
④3D打印技术还在整形界享有一定的声誉。2005年,一位猛禽保育专家和一位牙医,用了18个月的时间,用3D打印技术为一只被子弹击碎了半个喙的白头海雕制造了一个“义喙”(注:假嘴)。在义喙安装手术后,这只幸运的鸟儿就摆脱了进食管,可以自主进食、饮水、梳理羽毛了。
⑤ 现在,3D打印技术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最近已经有人在用3D打印技术制作精致的玩具了,比如用光敏树脂制造的小熊U盘,还有人打印出了可以食用的巧克力。如果你是一位DIY达人,等你闲来无事,甚至可以打印个自己来玩玩。
⑥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3D打印技术的适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小题1】下列对“3D打印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3D打印技术,就是三维打印,也称“叠层制造”工艺,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
B.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平面上指定的位置放置并固化材料,逐层打印,以堆积成三维物体。
C.3D打印技术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在成熟地运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农业等领域。
D.3D打印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制作出几乎任意形状、传统加工工艺无法精确完成的产品。
【小题2】(小题2)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②段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3D打印技术在某些特殊产品的制作上,比传统工艺更具有优势。
B.第④段举猛禽保育专家和牙医用3D打印技术制作“义喙”的例子,具体说明3D打印技术也可用于整形界。
C.第⑤段中,“正逐渐”、“最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全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的知识。
【小题3】(小题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
虽然高端工业印刷可以实现塑料、某些金属或者陶瓷打印,但无法实现打印的材料都是比较昂贵和稀缺的。另外,打印机也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无法支持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研究者们在多材料打印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除非这些进展达到成熟并有效,否则材料依然会是3D打印的一大障碍。3D打印技术在重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机能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水平,几乎任何静态的形状都可以被打印出来,但是那些运动的物体和它们的清晰度就难以实现了。这个困难对于制造商来说也许是可以解决的,但是3D打印技术想要进入普通家庭,每个人都能随意打印想要的东西,那么机器的限制就必须得到解决才行。
根据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3D打印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各是什么?
16.
议论文阅读(共8分)
①思维是什么?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专家研究表明,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模式,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码。为了告诫世人,著名哲学家康德生前给自己写下这样一句碑文:“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
②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维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由于这种惯性,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点”。比如说,一张0.1毫米的纸对折51次会有多高?一张板凳高,一栋大楼高,还是珠穆朗玛峰高?答案是比太阳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还要多1亿公里。答案令人诧异,但更令人诧异的是,面对正确答案有的人竟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惯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怕力量。
③惯性思维力量的强大有时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竟然取决于两千年前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为什么是这个奇特的标准呢?原来美国最早的铁路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可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他们习惯性地把马车的轮宽搬到了电车上。据查,英国老路的辙迹是罗马战车形成的,而罗马战车的轮宽恰恰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
④台湾作家吴若权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穷人戴钻石,人家以为是玻璃;富人戴玻璃,人家以为是钻石。”正因为受惯性思维影响,认识不到事情也有变异的时候,于是便有了发生在莫泊桑小说《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的悲剧。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如果我们奉行所谓“经验主义”,结果必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违背科学走弯路”!
⑤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天敌”,但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牛顿是物理学的鼻祖,牛顿定律一向被认为是物理学中不可更改的真理,也从未有人怀疑过,但是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却大胆扬弃,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对惯性思维说“不”,因此取得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功。
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这句名言表明,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毅然决然对惯性思维说“不”。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小题2】第②~⑤段围绕中心论点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依照例子的表述,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2分)
(1)惯性思维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点”;
(2) ;
(3)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
(4) 。
【小题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联系本文的论述,就材料中所举的例子,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一些半路出家的冒险者常会闯入一个个科学新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房地产经纪人恩德斯发现了在试管中培养小儿麻痹症病毒的简便方法,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伽利略发现钟摆原理时还是个医生。

5.名著阅读(共1题)

17.
名著阅读(共5分)
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他师徒们立在这无火处,不遭雨湿。坐了一夜,次早才收拾马匹行李,把扇子还了罗刹,又道:“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你将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饶你去罢!”那罗刹接了扇子。念个咒语,捏做个杏叶儿,噙在口里,拜谢了众圣,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罗刹、土地俱感激谢恩,随后相送。行者、八戒、沙僧,保着三藏遂此前进,真个是身体清凉,足下滋润。诚所谓: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毕竟不知几年才回东土,且听下回分解。
【小题1】以上文段写的是《西游记》中 的故事情节,全书塑造了孙悟空 的勇者形象。(2分)
【小题2】“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1分
【小题3】《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讽刺作家 。作品中有一个国度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没有金钱、没有军队和警察,马是理性的载体。这个国度是     国。(2分)

6.作文(共3题)

18.
题目(二)再见,
(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19.
文章第⑦段写到“夜里醒过好几次,老妈熬红了眼睛给我赶蚊子,一宿未眠。”,请你就此时此境的老妈做一段肖像和动作描写。
要求:(1)与文章情境相符;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不超过150字。
20.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请你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题,结合你学校或家庭的生活写一篇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