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
3.
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
4.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7.
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
C.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
9.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大会在中国举行,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全力改善环境质量,全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 B.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
10.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
2.多选题- (共1题)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
B.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
3.填空题- (共4题)
17.
结合下图仪器,完成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①⑧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填序号)。
(3)在镁条燃烧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还有一种没有画出的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仪器①⑧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填序号)。
(3)在镁条燃烧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还有一种没有画出的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它的优点是无毒、热值高、 。
(2)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它的优点是无毒、热值高、 。
(2)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
A.生活垃圾“一包扔” |
B.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 |
C.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
D.各地应建生活垃圾处理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