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CO2)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一氧化碳(CO)气体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
③石蜡的凝固点和沸点比较低,石蜡蒸汽能燃烧,易凝固成白色固体。
(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发现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性。

(2)猜想和验证: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如图),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着。
〖提出问题〗导管里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假设①: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汽;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汽。
〖实验方案〗:取一根的玻璃导管,并用冷的湿的毛巾包住导管,下端插入焰心,然后再导管上端做点火试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无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的现象,假设①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②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③猜想正确。
(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中迅速逃离,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不要轻易开窗 D 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出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CO2)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一氧化碳(CO)气体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
③石蜡的凝固点和沸点比较低,石蜡蒸汽能燃烧,易凝固成白色固体。
(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发现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性。

(2)猜想和验证: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如图),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着。
〖提出问题〗导管里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假设①: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汽;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汽。
〖实验方案〗:取一根的玻璃导管,并用冷的湿的毛巾包住导管,下端插入焰心,然后再导管上端做点火试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部无石蜡凝结,出口气体可燃的现象,假设①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②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假设③猜想正确。
(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一会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楼房中迅速逃离,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不要轻易开窗 D 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出
2.单选题- (共11题)
3.
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 B.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
4.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
B.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
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
6.
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
D.干冰:“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无影无踪” |
7.
下列对于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分子模型为:![]() | B.双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C.表示1个双氧水分子 | D.双氧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
8.
物质的性质不仅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
①有腐蚀性; ②易吸收水蒸汽而潮解; ③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有腐蚀性; ②易吸收水蒸汽而潮解; ③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9.
对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几粒锌片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
B.在蓝色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
D.在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12.
蜡烛(足量)在如图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的正确是( )


A.该实验说明燃烧只需要氧气 |
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 |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就无法燃烧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3.填空题- (共4题)
13.
阅读下面短文,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描述的空白处。
(1)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化学式:Cl2)呈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_____,
(2)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气,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气。_____,
(3)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能燃烧_____,
(4)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
(1)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化学式:Cl2)呈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_____,
(2)氯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气,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气。_____,
(3)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能燃烧_____,
(4)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_____。
14.
用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完成下列各题:(要求书写规范)
钙_____;锌_____;铜_____;Al_____;
银_____;铁_____;氮_____;He_____;
钠_____;硫_____;碘_____;Mn_____。
钙_____;锌_____;铜_____;Al_____;
银_____;铁_____;氮_____;He_____;
钠_____;硫_____;碘_____;Mn_____。
15.
用化学符号填写:(要求书写规范)
氢气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最小微粒是_____;
氧气分子_____;铵根_____;硫酸根_____;
碳酸根_____;氢氧根_____;硝酸根_____。
氢气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最小微粒是_____;
氧气分子_____;铵根_____;硫酸根_____;
碳酸根_____;氢氧根_____;硝酸根_____。
16.
用坩埚钳夹持一条经打磨后呈_____色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下方垫一张石棉网,点燃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_____色的粉末,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7.
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吧!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发出黄白色火焰 ②熔化的蜡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③发光、发热 ④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如图B所示,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两边出现了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部分的温度最高。
(3)如图C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物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这些颗粒是炭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①如图D所示,将干而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
②将图D中的小烧杯迅速倒立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出现_____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的生成物,请写出蜡烛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1)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发出黄白色火焰 ②熔化的蜡烛液顺着蜡烛流下
③发光、发热 ④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如图B所示,将一根木条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两边出现了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部分的温度最高。
(3)如图C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物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这些颗粒是炭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①如图D所示,将干而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
②将图D中的小烧杯迅速倒立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出现_____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的生成物,请写出蜡烛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