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 , ,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1) , ,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3.对比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②猥自枉屈(_______)
③一日三至而弗得见(_______)
④见布衣之士(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遂见之,不可止。
【小题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②猥自枉屈(_______)
③一日三至而弗得见(_______)
④见布衣之士(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遂见之,不可止。
【小题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对比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