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06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计算题(共1题)

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杂质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_______克,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计算鸡蛋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简明的计算过程)

2.单选题(共14题)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食物腐败C.滴水成冰D.干冰升华
3.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发射航天飞机 B. 水力发电 C. 太阳能供热   D. 风力发电
4.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若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1,则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4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
6.
科学家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读音:tãng)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其结构虽与二氧化碳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氧化物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小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
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到溶洞探险(可能含较多二氧化碳)用手电筒照明比火把照明好
B.可用燃烧检验产物的方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C.大风吹灭蜡烛的火焰,其原理是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8.
将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2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分别生成氧化镁和氧化铜,得到的氧化物质量可能为
A.11.6gB.12.6gC.13.6gD.14.6g
9.
下列有关角鲨烯(C30H50)的组成或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角鲨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B.角鲨烯是由角鲨烯分子构成的
C.角鲨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D.角鲨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3:5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原子序数为16
C.硫元素的符号为S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11.
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是催化剂
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碎瓷片——加快蒸馏速度
D.焦炭冶炼铁的氧化物矿石——焦炭具有还原性
13.
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有
A.铜粉(铁粉)——磁铁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C.氮气(氧气)——灼热的铜网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足量澄清石灰水
14.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
C.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D.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3.选择题(共3题)

16.分母是91的最简真分数有{#blank#}1{#/blank#}个?
17.

琳琳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搜集了许多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18.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不属于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的是(  )

4.填空题(共2题)

19.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CO2 B CO 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
(2)用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是___,其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美名”得来的原因_________。
(4)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建湖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5)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石油炼制汽油的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B乙醇可以用粮食发酵而成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明显减少温室效应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6)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C、D的质量比为___.

(7)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_____.
20.
(1)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
②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③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④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
(2)现有C、H、O、N、S五种元素:请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一个:
①可作为酒精灯燃料的是____;
②冶金工业中可作还原剂的氧化物是____;
③汽水中的酸_________;
④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
(3)某同学用D装置集满一瓶O2后,实验时发现O2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 
(4)某同学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收集装置是_______, 检验CO2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5)B和C的组合也可用于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制取二氧化碳,但最好把橡皮塞换成图2中的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备氢气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该装置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适用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粉末制氧气。

(7)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K)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进入_______(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微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装置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