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80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流程题(共1题)

1.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如利用制得的氢气(H2)和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N2)合成氨气(NH3),下列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1)根据上述流程写出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分离,这一过程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 NH3与 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以下。
物质
H2
N2
NH3
沸点/℃
-252
-195.8
-33.35
 
(3)用“”分别表示 N2、H2、NH3,用“”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列微观图,合成氨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顺序为_____(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

(4)上述流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三个小组均可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红砖粉末、氧化铜、红砖粉末。
A组: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5mL10%过氧化氢溶液,三次实验分别加入0.5g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试剂
二氧化锰
红砖粉末
氧化铜
t/s
10
60
20
 
由此可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认为还应补充对比实验,操作为_____,得到实验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三者中_____催化效率最高。
B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记录时间t2
得到实验结果:t1______t2(填“>”或“=”或“<”)。
结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并补充实验_____,记录时间t3,且t1<t3<t2
更正结论为:当_____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组:探究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浴和50℃热水浴记录时间t4、t5,且t4>t5
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_____。
综上所述:探究发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我们已经学习到许多不同颜色的物质的性质:在白色固体A混入黑色固体B后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C,黑色固体D与C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常见的银白色金属E与C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物质的化学符号:B_____ C _____ D_____ E_____F_____。
(2)写出A生成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写出D与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写出C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4.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铸成锅B.从含二氧化硅(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硅(Si)
C.研碎胆矾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5.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向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用一定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
从微观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原子间隔变大
C.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气球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7.
既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O3B.MgC.ND.Al3+
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洁净的空气B.蒸馏水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
9.
表示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氢原子(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均属于氢元素B.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
C.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D.图2所示模型能正确表示原子结构的是模型B
10.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C.D.
11.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12.
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试剂(或用品)不合理的是
A.比较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氧气含量——带火星的小木条
B.区别氮气和氧气——燃着的小木条
C.区别二氧化碳和氧气——澄清石灰水
D.区别双氧水和水——二氧化锰
13.
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及其用途
B.化学概念间的关系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②液氮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均利用相应的物理性质
③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氧气、氮气
①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C. 化学与环境
D.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
①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
②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③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以保护空气
①物质发生剧烈氧化,放出热量;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吸收热量
②食物腐败、葡萄酿酒等属于缓慢氧化,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14.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5.
储存和运输液化石油气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A.B.C.D.
16.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小于10mlB.大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17.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吸取液体C.倾倒液体D.振荡试管

5.填空题(共4题)

18.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的含义。
(1)3F_____;
(2)Al3+_____。
19.
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和_____。
20.
如图1中A、B、C分别为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图1的A~C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位于同周期的是_____。
(2)图1 的C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
(3)结合图2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甲_____;乙_____。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其原子结构有何共同之处?_____。
21.
结合下图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若量取7mL液体,应选用_____和_____(填序号)。
(2)若加热20mL水,除上述仪器外还需另外补充_____(填仪器名称)。
(3)胶头滴管用后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的原因是_____。

6.实验题(共3题)

22.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1:烧杯_____(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请用微观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图2:实验前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一点)。
(3)图3: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_____。
(4)图4: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向烧杯内滴加_____(填试剂名称),根据现象得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_____。
23.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请写出试管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请写出D中试管内的主要气体_____。
24.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组装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有F、H、J、_____(填序号),另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收集装置需要的仪器有L、M、_____(填序号),判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_____。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变红,可能的原因是_____;若实验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组装仪器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先预热试管,再对药品固定加热
c.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灯芯   d.实验结束时,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3)小红制备氧气选用仪器A、D、G、I,则文字表达式为_____。若用分液漏斗代替D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
(4)如下图,用装置1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请你改正其中的不足之处_____,其文字表达式是_____。若将实验改进如装置2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_____。

(5)若用装置3(如图)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进气方向已标明,请将图补充完整_____,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_____,若复燃则已集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