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科学上规定以氧-16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用其它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16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已知铁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
(1)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
(2)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
(1)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
(2)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中子数为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Ⅱ.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Ⅲ.从变化角度:如图2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绿色化学的实质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环境友好化学,从微观上看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的化学,以实现零排放。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符合这一要求,则上述流程中,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理念的反应有_____个。
(4)在该氮肥生产的工业流程五个步骤中,其中步骤③和④两步发生的反应的共同点是:两个反应都是_____反应。
(5)在化工生产中,常常为了达到目的,需要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都是用二氧化锰
B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
D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Ⅳ.从定量的角度:用图3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4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图3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
PO2
B图4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广口瓶
C图4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至室温、瓶中氧气被消耗
D图4中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塞被冲开。
E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
Ⅰ.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Ⅱ.从微观角度:用“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Ⅲ.从变化角度:如图2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绿色化学的实质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环境友好化学,从微观上看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的化学,以实现零排放。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符合这一要求,则上述流程中,符合绿色化学反应理念的反应有_____个。
(4)在该氮肥生产的工业流程五个步骤中,其中步骤③和④两步发生的反应的共同点是:两个反应都是_____反应。
(5)在化工生产中,常常为了达到目的,需要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都是用二氧化锰
B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
D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Ⅳ.从定量的角度:用图3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4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图3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

B图4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烧杯中水进入广口瓶
C图4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温度降低至室温、瓶中氧气被消耗
D图4中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塞被冲开。
E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3.单选题- (共10题)
3.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B.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 |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5.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C.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
D.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6.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 ![]() | ![]() |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炊具 |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制造霓虹灯 |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医疗急救 |
D.液氮沸点低,具有超低温吸热特性,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
8.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B.生成O2的质量 |
C.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 |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10.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我们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会迅速熄灭 |
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不同 |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元素并未消失 |
11.
2019年3月30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通过自发熄灯一小时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及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下列做法与这一活动理念相违背的是( )
A.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 B.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 |
C.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 D.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 |
4.选择题- (共1题)
13.
某校举行书法比赛,为奖励优胜学生,购买了一些钢笔和毛笔,毛笔单价是钢笔单价的1.5倍,购买钢笔用了1500元,购买毛笔用了1800元,购买的钢笔支数比毛笔多30支,钢笔、毛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5.填空题- (共1题)
14.
建立“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在化学学习中,运用粒子的观点来认识变化的本质非常重要。
(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

①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填微粒符号)
③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
(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

①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填微粒符号)
③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
6.实验题- (共1题)
15.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如何改进装置?___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小玉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你认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现反应很剧烈,请提出你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
(4)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____装置(填序号);如何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用上图I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炸裂了,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7)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装置,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e”或“f”)通入。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如何改进装置?___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小玉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你认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现反应很剧烈,请提出你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
(4)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____装置(填序号);如何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用上图I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炸裂了,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7)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装置,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e”或“f”)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