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下列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无色溶液F混合后也能产生D;B和G均是黑色固体,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J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也可用于灭火。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符号是_____,M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A受热分解:_____;
②J+L→M的反应:________;
③B和无色溶液F混合: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D的化学符号是_____,M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A受热分解:_____;
②J+L→M的反应:________;
③B和无色溶液F混合: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单选题- (共10题)
4.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B.加热铜绿,固体变为红色,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量 |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有可燃性 |
B.食物的腐烂、金属的锈蚀都包含有缓慢氧化 |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要做灯火试验 |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7.
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


A.O2和H2O的含量 | B.O2和N2的含量 |
C.O2和H2的含量 | D.O2和CO2的含量 |
8.
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10.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仰视读数为93.0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60.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A.等于33mL | B.大于33mL | C.小于33mL | D.无法确定 |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插入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B.玻璃仪器的内壁没有水珠说明该玻璃仪器已经洗净 |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 |
D.为了节约药品,用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 |
3.多选题- (共2题)
12.
如图所示是一改进后的电解水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电源的正极 |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
C.反应一段时间后,中间漏斗内液面会上升 |
D.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3.
下列知识的整理有错误的是
A实验方法 | B化学与生活 |
①除去铁锈——用稀盐酸 ②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 ①鉴别硬水、软水—用肥皂水 ②酒精不慎洒出着火—立即用水灭 |
C知识归纳 | D化学与环境 |
①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②化合反应一定包含氧化反应 | ①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②过量排放CO2—形成温室效应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1题)
14.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由于镁条燃烧时能____,常用来制造照明弹;
②加热碳酸氢铵_____,所以碳酸氢铵应该____保存;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为了防止____,实验前要在瓶内留些水或铺层细沙。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性。
②饮用硬水有害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由于镁条燃烧时能____,常用来制造照明弹;
②加热碳酸氢铵_____,所以碳酸氢铵应该____保存;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为了防止____,实验前要在瓶内留些水或铺层细沙。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性。
②饮用硬水有害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5.实验题- (共3题)
15.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白色固体和黑色粉末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其中黑色粉末起____作用;如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若需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的F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装置,可以用装置E来收集氨气,但不可以用装置C来收集,下列关于氨气的推测中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A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B 氨气容易被水吸收
C 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D 若用装置F收集,则应该从d处进气
(5)如图2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装置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能观察到_____现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白色固体和黑色粉末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其中黑色粉末起____作用;如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若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若需检验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需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的F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装置,可以用装置E来收集氨气,但不可以用装置C来收集,下列关于氨气的推测中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
A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B 氨气容易被水吸收
C 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D 若用装置F收集,则应该从d处进气
(5)如图2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装置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能观察到_____现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16.
气体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气压变化,并讲气压变化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出来,如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置图图1及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图图2.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此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则理论上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
(3)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此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则理论上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
(3)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