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聪以“研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为课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有关空白。
资料: 1、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步骤和方法)
①点燃两支_____的蜡烛(实验自变量).
②用两只_____大小的烧杯同时分别倒扣在两支燃烧的蜡烛上(控制变量),用秒表计时.
③重复实验四次,实验记录如下:
(结论)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对结论的解释)原因可能是_____.
(反思)原来的猜想是_____,原因是_____.
资料: 1、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步骤和方法)
①点燃两支_____的蜡烛(实验自变量).
②用两只_____大小的烧杯同时分别倒扣在两支燃烧的蜡烛上(控制变量),用秒表计时.
③重复实验四次,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蜡烛燃烧的时间 | |
高蜡烛 | 矮蜡烛 | |
第一次 | 23″18 | 26″06 |
第二次 | 23″19 | 24″94 |
第三次 | 20″02 | 21″45 |
第四次 | 15″16 | 19″10 |
(结论)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对结论的解释)原因可能是_____.
(反思)原来的猜想是_____,原因是_____.
2.单选题- (共11题)
4.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C.大力植树造林 |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
5.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 |
B.把红磷改为蜡烛 |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
8.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②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 B.②③⑥ | C.②④ | D.③④⑤ |
9.
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采取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向老师请教 |
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
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3.填空题- (共3题)
14.
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氮气⑤氖气等五种气体中,用序号填写在下面格中:
(1)可用于供给人体呼吸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取氮肥的是_____
(3)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可制霓虹灯的是_____
(4)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_____
(1)可用于供给人体呼吸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取氮肥的是_____
(3)电光源中可产生红光可制霓虹灯的是_____
(4)大量释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
(5)松脆的饼干遇到会变软的是_____
15.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有多种方法,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弹簧夹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实验除了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之外,还能得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任写一点),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七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点)。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弹簧夹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实验除了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之外,还能得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任写一点),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七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