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1.
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以及分子的总数都不变
B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以及分子的总数都不变
B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
3.
如图所示的图像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_____

A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C恒温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_____

A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C恒温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_____
4.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氧化钙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钙 | 高温煅烧 |
B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 在氧气中点燃气体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煮沸,观察现象 |
D | 鉴别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 _____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比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快,有同学提出疑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试剂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开展探究活动。
提供的试剂: 15%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铝粉、铁粉、铝片。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物质的性质; 猜想2:反应的温度;
猜想3:反应物的浓度 猜想4:_____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验证猜想4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根据验证猜想4的实验(上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②表示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生成的H2质量相等
C 等质量的铝粉比铝片产生H2的质量多
D a点之后气压几乎不变,表示反应完全
提供的试剂: 15%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铝粉、铁粉、铝片。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物质的性质; 猜想2:反应的温度;
猜想3:反应物的浓度 猜想4: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验证猜想1 | 分别向盛有等体积_____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浓度为15%的稀硫酸 | 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 | 物质的性质影响反应速率 |
验证猜想2 | 分别向盛有等质量铁粉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浓度为15%的稀硫酸,并加热其中一支试管 | _____试管中产生气泡剧烈 |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验证猜想3 | 分别向盛有等质量铁粉的试管中加入_____ | 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 |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验证猜想4 | 如下图所示 | 如下图所示 | _____,反应速率越快 |

(反思评价)验证猜想4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根据验证猜想4的实验(上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②表示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生成的H2质量相等
C 等质量的铝粉比铝片产生H2的质量多
D a点之后气压几乎不变,表示反应完全
7.
长期放置于空气中的铜,表面有绿色的物质生成,兴趣小组同学对绿色物质的成分进行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绿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CuO; 猜想②:Cu(OH)2; 猜想③:CuCO3
(讨论交流)同学们做出以上猪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有同学认为猜想①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
(查找资料)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都是氧化物;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1)

(谈论交流)绿色物质的成分是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吗?经询问老师得知绿色物质的成分是 mCu(OH)2 ·nCuCO3.
(实验探究2)取17.3g绿色物质进行反应,经过测定知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4.4g,实验Ⅱ中装置B的质量曾加0.9 g(假设生成的物质全部被吸收),则m :n=_____ ,
(反思交流)实验Ⅱ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提出问题)绿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CuO; 猜想②:Cu(OH)2; 猜想③:CuCO3
(讨论交流)同学们做出以上猪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有同学认为猜想①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
(查找资料)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都是氧化物;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1)
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 | 取绿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_____(填序号)正确 |
Ⅱ | 如下图所示,加热绿色固体 | B中_____ | 猜想②正确 |

(谈论交流)绿色物质的成分是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吗?经询问老师得知绿色物质的成分是 mCu(OH)2 ·nCuCO3.
(实验探究2)取17.3g绿色物质进行反应,经过测定知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4.4g,实验Ⅱ中装置B的质量曾加0.9 g(假设生成的物质全部被吸收),则m :n=_____ ,
(反思交流)实验Ⅱ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8.
为了测定某品牌纯碱(含有氯化钠)中碳酸钠的含量,取该纯碱样品25 g,向样品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钙溶液195 g,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200 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1)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9.
物质世界中的六个部落举行“六方谈判”。六个部落的谈判代表A~F分别是稀硫酸、水、生石灰、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种物质中的一种。位置的安排规则是相邻的代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其中A、B都是氧化物,F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
(2)C物质的用途为_____,
(3)D一E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A、B之间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1)B的化学式是_____,
(2)C物质的用途为_____,
(3)D一E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A、B之间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5.流程题- (共1题)
10.
“加碘盐”是指向食盐中加人KIO3作补碘剂。工业上以KClO3为原料制备KI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氯气易溶于水,有毒)
(1)步骤2中“逐Cl2”即除去Cl2 ,加热可以将溶液中Cl2除去,原因是_____
(2)步骤3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
(3)步骤4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步骤5中可以用_____测溶液的酸碱度,步骤5中反应物为KOH和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氯气易溶于水,有毒)
(1)步骤2中“逐Cl2”即除去Cl2 ,加热可以将溶液中Cl2除去,原因是_____
(2)步骤3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
(3)步骤4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步骤5中可以用_____测溶液的酸碱度,步骤5中反应物为KOH和_____。
6.单选题- (共9题)
11.
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如图是小予同学构建的“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NO | B.b是NO2 |
C.c是HNO3 | D.d可能是NaNO3 |
15.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100g 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为65g |
B.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a、b仍是饱和溶液 |
C.t2℃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b |
D.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
18.
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正确的是
A.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 |
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 |
D.SO2、CO、NO2都是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 |
19.
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全面启动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现检测到某企业排放的废水为中性、无色透明,则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A.Fe3+、NO3-、CI- | B.H+、SO42-、NO3- | C.Na+、SO42-、Cl- | D.Na+、SO42-、OH- |
7.填空题- (共3题)
20.
江西硅灰石含量较高,有很大的经济开发价值,硅灰石常用作造纸、陶瓷、水泥、橡胶、塑料等的原料或填料,气体过滤材料和隔热材料,冶金工业助熔剂等。硅灰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钙,常含铁、锰、镁。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锰元素:_____
(2)一个镁原子: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
(4)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锰元素:_____
(2)一个镁原子: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
(4)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1.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其中化工产品献力港珠澳大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桥的建造使用了巨型预制组件方式,吊装的吊线的主要成分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纤维,其强度是普通尼龙绳的20倍。聚乙烯纤维属于_____(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鉴别尼龙线与棉线的方法是_____。
(2)大桥发泡剂保温材料使用了江西乐平世龙实业生产的偶氮二甲酰胺(AC),其化学式为C2H4N4O2。偶氮二甲酰胺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偶氮二甲酰胺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大桥主梁使用钢板42万吨,工业上使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反应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大桥的建造使用了巨型预制组件方式,吊装的吊线的主要成分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纤维,其强度是普通尼龙绳的20倍。聚乙烯纤维属于_____(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鉴别尼龙线与棉线的方法是_____。
(2)大桥发泡剂保温材料使用了江西乐平世龙实业生产的偶氮二甲酰胺(AC),其化学式为C2H4N4O2。偶氮二甲酰胺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偶氮二甲酰胺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大桥主梁使用钢板42万吨,工业上使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反应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
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像沙里淘金、饮鸩止渴、水滴石穿、炉火纯青……这些成语里面包含了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学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里淘金”原意是从沙里淘出黄金。现在的意思为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剔出精粕,选择精华。黄金以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黄金的物理性质有_____(写一点即可)。
(2)“饮鸩止渴”原意是喝毒酒解渴。现在的意思为比喻采取极其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的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种毒鸟,也指放了砒霜的毒酒,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远处闻到酒的芳香气味的原因是_____;砒霜是三氧化二砷的俗称,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_____, y 的数值为__。

(3)“刀耕火耨(nou)”原意是古人播种前先砍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现在的意思为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火耨者,用火烧去草。火烧后的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_____(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施加草木灰还可降低土壤酸性,由此可知碳酸钾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沙里淘金”原意是从沙里淘出黄金。现在的意思为比喻从大量的材料里剔出精粕,选择精华。黄金以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黄金的物理性质有_____(写一点即可)。
(2)“饮鸩止渴”原意是喝毒酒解渴。现在的意思为比喻采取极其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的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种毒鸟,也指放了砒霜的毒酒,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远处闻到酒的芳香气味的原因是_____;砒霜是三氧化二砷的俗称,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_____, y 的数值为__。

(3)“刀耕火耨(nou)”原意是古人播种前先砍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现在的意思为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火耨者,用火烧去草。火烧后的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_____(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施加草木灰还可降低土壤酸性,由此可知碳酸钾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