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 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 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 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 O2中含有 3%的 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 25 km 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的物理性质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 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的现象。
(3)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此过程中,下列不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数目
臭氧的化学式是 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 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 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 O2中含有 3%的 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 25 km 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的物理性质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 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的现象。
(3)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此过程中,下列不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数目
2.单选题- (共8题)
5.
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接触了酒精灯的灯芯 |
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是没有加二氧化锰 |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水槽中出现红色原因可能是管口没放棉花团 |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液体偏多 |
6.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C、气体易被压缩 |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
D、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 B.B | C.C | D.D |
7.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B.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所以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 |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
D.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
8.
“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常熟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 PM 2.5的排放 |
B.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利用 |
3.填空题- (共1题)
10.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每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分子 D、原子 E、离子 F、氮气 G、四氧化三铁 H、五氧化二磷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氢___________________。
(3)铜是由铜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
(5)属于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分子 D、原子 E、离子 F、氮气 G、四氧化三铁 H、五氧化二磷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氢___________________。
(3)铜是由铜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
(5)属于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3题)
11.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 250 mL。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
a组装仪器,然后_____
b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 50 mL 水,并夹紧止水夹
c将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
d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30 mL ,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补全空白处的实验步骤。
a组装仪器,然后_____
b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加入 50 mL 水,并夹紧止水夹
c将红磷放入燃烧匙,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迅速塞紧胶塞
d待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记录此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3)同学们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30 mL ,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
A.铁丝 C镁条 |
12.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我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应从图中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该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另一端连接吸氧器。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应从图中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该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___________________ (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另一端连接吸氧器。

13.
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仅由上述实验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伸入带火星小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_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小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____________________,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 木条迅速复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
(1)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仅由上述实验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