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180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3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探究鱼鳔中的气体。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鱼鳔产生了兴趣。小明和小组同学一起对鱼鳔内气体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知:鱼鳔内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1)用两种方法测量鱼鳔内气体体积: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鱼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刺破鱼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鱼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所示)。

找出你认为测量结果最不准确的一种方法,并说明理由_____。
(2)要用石灰水比较鱼鳔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实验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实验方法是_____。
(3)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鱼鳔内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原理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小明提出,也可用图2所示装置和药品测定鱼鳔内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烧出来的文明。恩格斯指出: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是“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下列是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反应:
①火力发电厂燃煤发电
②厨房中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燃烧
③家用轿车油箱内汽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燃烧
④铁在氧气中燃烧
⑤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
(1)写出②④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煤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黑、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水等物质,根据上述燃烧产物,煤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写符号)。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来吸收二氧化硫,请将反应方程式填写完整_____。
(3)a.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是根据汽油与其他成分的_____不同,分离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再举一例工业或生产生活中利用该原理分离混合物的例子_____。
b.汽车发动机里的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燃烧,是采用了_____的方法来促进燃烧。请再列举一例生活中用该方法促进燃烧的事例_____。
(4)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先气化,再燃烧。从物质变化及其微观实质的角度看,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是_____。
(5)a.气灶中的天然气需用电子打火器点燃后才能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看,点燃的作用是_____,燃气灶不用的时候关上阀门熄火和炒菜时油锅起火盖上锅盖灭火运用的灭火原理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
b.除做燃料外,甲烷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900℃和催化剂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请描述该反应的微观实质_____。

3.单选题(共4题)

3.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萘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
C.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
4.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氦气可用来填充气球
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D.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5.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①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③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A.②③B.④C.①③D.③④
6.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时负极产生的氢气和正极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自来水厂通过沉降、过滤、杀菌后得到的是纯水
D.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4.填空题(共1题)

7.
用科学方法去探究。学习了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知识后,小英同学又做了镁条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并伴有大量白烟。
(1)该过程中小英运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填“定性观察”或“定量观察”)。
(2)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小英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断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镁固体,她做出推理的依据是_____。
(3)经验证,小英的推理是正确的。小组同学利用模型认识镁原子和氯原子在该变化中的表现。
  
镁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镁原子和氯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的两种微粒的符号分别是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4)小英由镁可以和氧气、氯气反应,得出镁能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的结论,小英获得结论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
(5)除了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镁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镁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题(共2题)

8.
回收二氧化锰。某同学欲从实验室制氧气后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待发生装置内没有气泡产生时,如图所示,将装置内剩余的物质经过操作I,再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即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操作I的名称是_____,依据的原理_____。完成该操作需要的仪器有_____。
(3)小明认为回收的二氧化锰还能继续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他的理由是_____。
9.
认识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可作燃料,为便于储运,常将氨气加压降温变为液态,称为液氨,液氨不小心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
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文可知,氨气一定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由“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推测氨气还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编号,下同)_____。收集氨气可用上图中的_____。已知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氨气的方法是_____。
(3)根据氨气的性质,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_____(写两条)。
(4)下图为氨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从环保的角度看,液氨做燃料与天然气()相比的优点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