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18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8

1.诗歌鉴赏(共1题)

1.
回忆《池鹤》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白诗通俗易懂,通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用比照衬托的手法描绘了鹤。试举例分析。
【小题2】读诗贵在品,试品味“怅”字运用的精妙。
【小题3】请你再默写一首关于鹤的古诗,探究鹤在古诗中的一般象征意义。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两文,回答文后问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小题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__________________
(2)厉王使玉人之。  相: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小题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A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B地插上了花?(节选自《石榴》作者郭沫若)
【小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骨朵( )  匀称(________)
【小题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小qié(_______)形  红玛nǎo(_________)
【小题3】选词填空,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A处应填(锋利 犀利 )B处应填(精巧 精致)
【小题4】这一段主要写的是(_____)
A.骨朵
B.奇迹
C.四瓣
D.花瓶
【小题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段文字的内容。
【小题6】有人认为,在“你看”后加“,”表达效果更好些,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4.语言表达(共1题)

4.
口语交际: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一名学生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值得同情。”另一名学生说:“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
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5.作文(共1题)

5.
请根据你的理解,以“且说那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6.其他(共1题)

6.
《海燕》的译者是________,茅盾字__________,韩愈是_______朝人,屠格涅夫______是国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