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179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推断题(共1题)

1.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D为黄色固体,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文字表达式:B→C__________。
(3)画出D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2.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食物霉变B.汽油挥发  胆矾研碎
C.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D.美酒飘香 铁锅生锈
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②催化剂就是MnO2③催化剂加快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④催化剂改变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A.只有①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
4.
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C.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5.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分子的数量
6.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D.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
7.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为50,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B.50C.88D.126
8.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中x可能为8B.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9.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
B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C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AB.BC.CD.D
10.
下列同学对原子和原子核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A.B.
C.D.
1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空气D.二氧化碳(CO2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B.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C.汽水 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 受污染的空气
1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化学反应
D.分子运动速度比原子运动速度慢
14.
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
A.我具有可燃性B.我不易溶于水
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我能供给呼吸
1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16.
区别氧气、氮气和空气这三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简便可行的是(  )
A.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称量
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17.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美好幸福射阳”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是(  )
A.爱护校园花草B.禁止秸杆燃烧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D.工厂废水达标后排放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可直接倒回原瓶
B.液体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mL
C.量筒可充当反应容器
D.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先用水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19.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
20.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是(  )
A.9 mLB.小于9 mLC.大于9 mLD.无法判断

3.填空题(共5题)

21.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
22.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b物质均属于_____(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3.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两个氢原子_____(2)5个硫离子_____(3)硅元素________;
24.
请你在下列空格里,用“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1)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5.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
(2)表示同种原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26.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请回答:

①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此实验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写一条)_______________。
④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等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合理即可)
27.
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_____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氧气,请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