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__________。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温度达到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地
③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__。

④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写出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__________。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温度达到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地
③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__。

④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写出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
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眠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以下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③立即跳楼逃生;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眠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以下序号):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③立即跳楼逃生;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
3.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5.
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__________;
⑵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

(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__________;
⑵计算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6.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氧化物,I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A、F的化学式:A 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5)反应②能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1)写出A、F的化学式:A 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反应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5)反应②能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7.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水中的白磷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均填“燃烧”或“不燃烧”)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_____ (填序号);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填序号)。
(3) 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与老师设计的实验相比,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水中的白磷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均填“燃烧”或“不燃烧”)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_____ (填序号);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填序号)。
(3) 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与老师设计的实验相比,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
5.流程题- (共1题)
8.
如图是某火力发电厂处理废气的示意图,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处理过程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废气处理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将进入烟囱的洁净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1)写出处理过程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废气处理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将进入烟囱的洁净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单选题- (共14题)
10.
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
11.
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步炭黑的生成 |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
12.
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Zn+H2SO4(稀)=ZnSO4+H2↑ |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 |
C.太阳光分解水:2H2O![]() |
D.电解水:2H2O![]() |
13.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只有氢气 | B.可能是纯净物 |
C.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 D.不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
18.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A.C+O2![]() |
B.Mg+2HCl═MgCl2+H2↑ |
C.CaO+H2O═Ca(OH)2 |
D.CO2+C![]() |
20.
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 B.大力推广并充分利用太阳能 |
C.合理、安全开发利用氢能、核能 | D.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22.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7.填空题- (共2题)
23.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1)可燃冰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