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76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非选择题(共1题)

1.
玉米幼苗绿色(A)对白色(a)是显性。以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进行实验,其中300粒种子种在有光处,另300粒种子种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统计结果如下:
 
绿色幼苗
白色幼苗
黑暗处生长的幼苗数
0
297
有光处生长的幼苗数
223
73
 
请分析回答:
(1)从理论上推论: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
(2)所得幼苗理论上性状及其比例是_________。
(3)表中第一行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不符合上述理论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受___控制,同时又受___影响。

2.单选题(共8题)

2.
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十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m,m/3-1B.m,m/3-2
C.2(m-n),m/3-1D.2(m-n),m/3-2
3.
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 10—6u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
A.5.6×10—6、5.6×10—6和2.8×10—6ugB.5.6×10—6、0和2.8×10—6ug
C.2.8×10—6、5.6×10—6和5.6×10—6ugD.11.2×10—6、0和5.6×10—6ug
4.
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正确的是
A.所结番茄全为黄果,果实颜色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
B.杂交种子中胚乳的基因型是Rrr或RRr
C.由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红果
D.若形成75粒种子,则需要75个精子参与受精作用
5.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B.3∶1∶3∶1C.2∶2∶1∶1D.9∶3∶3∶1
6.
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
B.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G时期
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形成了2个受精卵
7.
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Aa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第三年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B.15∶7C.5∶3D.9∶7
8.
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果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或1:1B.1:0或1:2:1
C.1:2:1 或 1:1D.1:1:1:1
9.
野生猕猴中毛色白色极为罕见,现捕捉到一只白色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地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更多的白色猕猴,下列繁育方案中最佳的是(注:猕猴的毛色褐色对白色为显性)
A.与多只杂合褐色毛雌猴交配,以期在F1中得到白毛猕猴雌性个体
B.与多只纯合褐色毛雌猴交配,以期在F1中得到白毛猕猴雌性个体
C.与褐色毛雌猴交配得F1,再让F1之间近亲交配,从后代中选白毛雌猕猴
D.与褐色毛雌猴交配得F1,再让白毛雄猴与F1褐毛雌猴交配,从后代中选取白毛雌猴

3.选择题(共4题)

10.针对发改委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某日报以“阶梯电价,对咱有好处吗?”“阶梯电价,谁在获益?”等为题连续发文进行报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一做法   
①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②会削弱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③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现    ④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减少工作失误
1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
1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
13.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被无端关押10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
②根据这一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反革命分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